时间:2021/1/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潮范资讯网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229/648.html
前言:从收藏票证角度,回顾我国人民艰苦奋斗历程。以此纪念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人民生活从艰难困苦走向小康,科学技术从落后走向世界领先。当时淮阴市地标——京杭大运河大桥。印在油票上!淮安市淮阴市清江市发行粮油票述淮安市、淮阴市、清江市几经变革,不了解淮阴、淮安的人,是无法说清楚淮安市、淮阴市与清江市的关系,当然也搞不懂淮阴市粮劵与清江市粮劵发行情况。有的粮票交流刊物将清江市粮劵划入江西省范畴,还有的藏友将原淮阴市清河区、清浦区粮劵列为河北省发行,闹了不少误会,出了不少笑话,为了澄清历史事实,便于分类和收藏,笔者将淮安市、淮阴市、清江市粮食局机构变迁及其发行的粮劵情况,作一点介绍和考证,以期抛砖引玉,望大家斧正。年9月6日淮阴城首次解放,当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于年10月成立了苏皖边区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解放区的民主联合政府,李一氓同志任主席。辖江苏、安徽、河南三省边界之5市县,同年同时始设清江市,苏皖边区人民政府驻清江市,边区政府内设粮赋局,掌管边区公粮田赋事宜。苏皖边区人民政府曾发行过粮草提领证,面额分:公草50、、斤,小麦50、斤等,上面盖有:“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印”、“厅长之印”、“副厅长印”,作用是按计划凭票供应部队、市民粮草。由于时过境迁,此票证已成为革命文物,存世量极少,故非常珍贵,这是淮阴、淮安早期按计划供应物资之历史见证。年1月,淮阴城再次解放,成立两淮市(淮安、淮阴两城合并),建立两淮市粮草供应站,负责驻城党、政、军及市民粮食供应。年月11日撤销两淮市,淮安县、淮阴县分治,同时成立淮阴地区行政专署,并由淮阴县接受组建淮阴粮草供应站,下设三个分站,其中第三分站驻淮阴县王营镇。年月下旬,淮阴地区行政专署粮食局由沭阳县迁至清江市城内办公,下辖灌云、睢宁等九县粮食库、站,到了年1月18日,再设清江市,并与淮阴县分治(淮阴县城搬至王营镇),同年成立清江市粮食公司,后来由粮食公司改为粮食局,年8月由于行政机构改革,清江市与淮阴县合并始设淮阴市,此时淮阴市应是县级市,负责淮阴市行政范围内(相当于今清河、清浦、开发区、淮阴区)城镇居民粮油供应工作。年淮阴地区行政专署粮食局,首次印制“江苏省淮阴专区地方粮票”,票正面印有”江苏省淮阴专区粮票专用章“,下方印有洪泽、淮安、涟水县等县名,以示区别。目前仅发现的有1两、两、半斤、1斤四种面额,均为十两制,在淮阴地区内通用,这也是淮阴地区行政专署最早发行的粮票。年为弥补流通票不足,又加印了“江苏省淮阴专区地方粮票”,目前仅发现有半斤粮票一种,浅咖啡色,与年发行的粮票版本一致,颜色有很小区别,可能还有其他面额,有待进一步考证。三年自然灾害前后时期,政府为了体现对知识分子特别关怀,江苏省粮食厅和淮阴地区行政专署粮食局,专门发行了“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供应食油”,面额有:半斤、一斤两种,江苏省粮食厅发行的全省通用,淮阴地区行政专署发行的全区通用,此种油票使用时间很短,如今存世的凤毛麟角,弥足珍贵。为落实华侨政策,保障侨胞生活之需,在特别困难时期,淮阴专区又于年发行了“淮阴市华侨食油专用票“面额有:一两、四两、半斤三种,”淮阴市华侨粮食专用票”面额有:一两、二两、四两三种(可能有其他面额,暂时没有发现),体现对华侨特别关心和照顾。在此之后,淮阴地区行政专署所在地淮阴市(清江市与淮阴县合并),为有计划按比例供应粮食,方便群众到粮店购买,于年发行了“淮阴市定额代粮劵”,票正面印有淮阴市粮食局印章,下方用手工加盖红旗、博古、闸南、长西、新村等方章,以示区别。据《淮阴市粮食志》记载,此套票有1、、5、10、0、0、50斤七种票面,并分面粉、大米、粗粮、杂粮四大类别,双面印制。定额代油劵为:1、、4两和1斤4种面额,为单面印制,居民可凭票就近购买粮食、粮食制品和食油。“淮阴市定额代粮劵”与年发行的全区通用的“江苏省淮阴专区地方粮票”同时流通使用,此套粮、油劵发行由于处在三年困难时期,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因此,纸张质量差,印制质量差,使用时间较短。今天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当时人民生活困难情况,买细粮要搭售粗粮,甚至买一斤细粮搭售10斤粗粮,搭售粗粮主要是玉米、山芋干、高粱米等,如一个人一个月供应0斤粮食,只有几斤细粮,大部分是粗粮,家庭如有老人和儿童,就很难适应。不同时期搭售比例也有区别,到了“文革”以后,淮阴专区搭售粗粮比例就很少了,直至取消。外地流动人口的流动用膳或购买粮食,可凭全国通用粮票或江苏省地方粮票在淮阴市指定的地点供应,其中凭全国通用粮票0斤,可供应一人一月定量食用油大约4两,江苏省粮票不带口粮油。4年11月淮阴市再度撤销,三设清江市,并与淮阴县分治。文革中于9年清江市粮食局发行了印有“最高指示”“必须把粮食抓紧”食用油票,目前仅发现面额为半斤和一斤油票,尚未发现印有毛主席语录清江市地方粮票。文革后期,清江市粮食局于年发行了清江市定额代粮劵,目前仅发现面额10市斤一种(应该还有其他种面额票),正面印有“忠字塔”图案,底色印有向日葵图案,具有典型文革粮票特征,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市面上非常少见,因此,比较珍贵。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清江市粮食局为补充市面流通票种不足,于9年发行了1、、5斤三种定额代粮劵,年再次发行印有“米”字定额代粮劵,面额有:0.5、1、5、10、0、0、50市斤七种样式,其中0、0、50市斤票面上未发现印有“米”字,不知何故?但是,在底色上加印了麦穗图案,据了解,可能是出于防伪需要。改革开放以后,清江市发行的粮劵,首次增加50斤大面额票种,一度也不分米、面票发行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可见,三中全会以后,当时国家稳定,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水平开始提高了,从粮票上也能初见端倪。由于年前发行的和使用的各种粮油劵,已经回收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幸存票极少,故比较珍贵。年月因地市机构改革,清江市又被撤销,成立清河、清浦两个行政区,同时撤销淮阴地区行署,再设淮阴市,为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同时原淮阴地区行署粮食局撤销,成立淮阴市粮食局,辖清河、清浦区及洪泽、金湖、盱眙、灌南、泗阳等11个县粮食局。实行市管县以后,7淮阴市粮食局发行克油劵,未分清河、清浦两区使用,而是全区通用。但是,淮阴市粮食局没有发行购粮票,而是继续使用原清江市粮劵,一直到年清河、清浦两区粮食局,为划区供应和出于财政补贴需要,才分别发行购粮劵,限本区粮店内使用流通,分区管理和结算。两区粮劵设计大小、图案、面额一致,只是票面颜色有所区别,票面为:克、1、.5、5、10、5公斤6种,清河、清浦两区粮食局发行购粮劵,使用公斤制,符合国际通用计量制度和方法。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以后,农民积极性得到极大发挥,年年丰收,产量不断提高,单产由原来每亩00斤左右,提高到每亩1斤左右,农民吃粮有余,国家粮食储备富足,已完全能满足城乡人民需要,因此,国家实行粮食放开供应,由计划供应走向市场经济,大约在年左右,淮阴市清河、清浦两区粮食局,宣布不再使用粮劵和粮票、油票,沿用近40年票证将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票证将成为人们收藏品,成为回顾历史的档案。原淮阴市别出心裁,在一个市内按区发行粮劵油卷,开粮票、油票发行之历史先河,非常罕见。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天津市等特大城市,也未按区发行粮票、油票,而淮阴市分区发行,标新立异,全国首创,故比较罕见而珍贵。他是计划经济用粮油具体表现,也是当时政府对居民定量供应口粮,实行财政补贴真实历史写照,体现政府对人民关心和照顾,随着时间推移,它将载入史册。6年7月,因行政区划调整及机构改革,将淮阴市管辖的泗洪、泗阳、宿迁、沭阳四县划出,成立地级宿迁市,为省辖市。原淮阴市管辖范围、面积缩小,人口由0万多万,锐减小到万多万。年元月1日,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为省辖市。8年月建立的淮安市(县级市)同时撤销成立楚州区,01年月又改为淮安区,行政机构和粮食供应体制多次变化,使人眼花缭乱,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今市面上发现的8年淮安市粮食局发行的定额购粮劵,大米面额为:0.5、1、、5、10、5公斤,面粉面额为:0.5、1、、5、10、5公斤,每套分别为6枚,此淮安市是今淮安区,收藏时要注意区别,希望不要混为一谈,更不要张冠李戴,今淮安市没有发行过购粮劵、油劵、购物劵。因为,今中国市场商品物质极大丰富,满足供应,不但不需要凭票供应,还需要到处做广告,到处推销商品,今非昔比了,粮油凭票计划供应,已成为人们历史记忆了。由于笔者掌握的资料有限,对粮食系统工作和历史了解不多,以上论述,仅从本人收藏的淮阴地区各市县票证和采访部分老人中,得知片言只语,同时也查阅了《淮阴市粮食志》有关记载,也有一些是笔者在计划经济时期亲身经历,亲见、亲闻。因此,本文只是冰山一角,不见得完整、全部正确,有待方家补充完善。50、60年代困难时期,为了照顾知识分子,江苏省粮食厅特别发行的票证。淮阴地区发行的特别票证!

小编后记:两年前,胡彬老师将自己多年收藏的各类票证18种,张。均捐赠给淮安市博物馆。

作者简介

胡彬,淮安著名收藏家往期荐读

▼▼▼

运河人家

大家的运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

投稿邮箱:haqjprj

16.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