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建国初期,农民起义史得到史学界重视,成为“五朵金花”之一,然而后来却遭遇了冷落,对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来好好看看。

中国的农民战争规模最大、参与人数之多、威力之猛烈,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外国也有农民起义,但是没有中国规模这么大、这么重要,比如德国历史上的闵采尔起义,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封建君主制度时间很长,且农民力量很大。

下面来介绍下中国历史上几场著名的农民起义。

一、秦末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司马迁说的明明白白,不过最近几年倒是史学界有一些争论,公元前年,有一队要到渔阳戍守的农民九百人停留在薪县的大泽乡。因为大雨,道路不通,这队人不能按期到达目的地了。队里的陈胜是雇农出身,他和吴广很受人拥护。他们领导大家,杀掉统领官,在大泽乡举行起义。他们用竹竿木棍做武器,勇敢地喊出推翻秦帝国的第一声口号。

最近几年,有人质疑,误工并不会因此被斩首,只会被刑罚,可是,秦朝灭六国,毕竟六国人心里是不服气的,要他们受罚,他们内心也是不愿意的,所以秦末农民起义,既是六国势力的复辟,也是一次农民对于秦政的不满。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得到农民的拥护。农民纷纷举起起义旗,加入陈胜吴广的队伍。起义军迅速攻占薪县,向西推进。不到一个月,他们就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一千多人,步兵几万人,全国各地爆发了很多农民起义,响应他们。

秦二世皇帝恐慌了,就赦免建筑骊山陵墓的刑徒,发给他们兵器,派章邯带领他们迎击起义军。秦军人数很多,章邯又是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起义军败退了,战场移到河南境内。陈胜派到各地的军队都得到当地农民的配合,占领了大片地方。六国旧贵族依附陈胜,他们想借此恢复秦以前的分裂局面,怂恿各地将领自立为王,不接受陈胜的命令,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裂。陈胜被秦军打败,退出陈县,被叛徒杀死了。吴广也在荣阳被部下杀死。陈胜吴广虽然死了,但是项羽和刘邦带领的两支起义军,势力继续发展。公元前年,项羽打败了章邯的主力军。第二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浪潮终于冲毁了秦朝的统治。

以上,就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场农民起义失败了,但是全国的秩序被从下而上进行了一次洗牌,原有的贵族和军功地主一下子失去了地位,寒门崛起,包括平民出生的刘邦成为天子,这些都是农民起义重新洗牌的例子。

二、绿林赤眉起义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王莽篡权后,进行了一系列改制,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最后,农民起义爆发了。17年,湖北中部闹旱灾,饥民到沼泽里挖野菜吃。王匡、王凤把他们组织起来,攻打富人的田庄。他们聚集在绿林山里,叫做绿林军。他们打败当地的军队,夺到很多粮食和武器,声势壮大起来。绿林一带发生瘟疫,绿林军死了很多人。他们离开那里,到了湖北北部,汉朝皇族刘秀也起兵参加了绿林军。山东一带起义军的领袖是樊崇。起义军保持贫苦农民的淳朴作风。他们的命令只在口头传达,不用写成文字的布告,只约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他们的纪律是良好的。他们把眉毛涂成红色,作为标记,所以叫做赤眉军。赤眉军在山东打败了王莽的军队十万人。

23年,绿林军拥立汉朝皇族刘玄做皇帝。赤眉军也拥立一个汉朝皇族刘盆子做皇帝。绿林军在昆阳城下打败了王莽的军队十几万人,接着就进攻到长安附近。长安城里人民起义,杀死王莽。绿林军进了长安城,但绿林军内部不团结,地主出身的将领排挤农民出身的将领。他们带领的军队互相打起来了。农民起义推翻了王莽的统治。25年,刘秀在农民起义的血泊里做了皇帝。他把洛阳作都城,逐步消灭了各地的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三、黄巾起义

东汉的外戚、宦官和大地主土地兼并严重,巨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到处行医传教。那时候疫病流行,请他治病的人很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角和他的弟子们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组织了几十万农民。张角把信仰太平道的农民分成三十六万,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有一个首领。年起义被告密,张角派人连夜赶到各地,叫信徒们提前起义。二月里,起义开始了。不过十几天的时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布满了起义军。起义军都裹上黄色的头巾作标记,用黄巾代表黄天,所以叫作黄巾军。黄巾军到处攻打城市,焚烧官府,释放监狱里的囚徒。

张角带领的主力军驻在黄河北岸。几支强大的黄巾军同时向东汉的都城洛阳进攻。他们作战很勇敢,给东汉军队一连串的打击。吓慌了的东汉政府集中精锐的军队……各地的大地主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组织武装,配合东汉军队,共同进攻各地的黄巾军。十一月,黄巾军的主力被打败了。但是农民起义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坚持战斗,但是起义军没有再形成统一的组织,在大地主和军阀力量的联合进攻下,他们经过二十多年的战斗,终于被镇压下去了。镇压黄巾军的曹操、袁绍等崛起,汉末群雄最终演化为三国。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东汉政府也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里崩溃了。

四、隋末农民起义

在十六国和南北朝,也有一些农民起义,但因为当时未能形成大一统的强力政府,所以农民起义的威力也不够大,北魏六镇起义曾经席卷北方,最终却烟消云散。

隋炀帝仗着国力充实,强迫人民修建许多大工程。如征用大量的壮丁,营建新的洛阳,强迫农民过度劳动,民工死亡的有十分之四五。开通大运河,前后征用了壮丁两百多万人,有的地方男丁不够,连妇女也征用。此外,隋炀帝还征用成百万的民工去凿山通道,修建离宫,修筑长城,不断地发动对邻国的战争,农民伤亡和损失十分惨重。由于过度奢侈浪费,隋炀帝把累积的财富用完了,农民不堪重负爆发起义。

山东河北一带是隋炀帝进攻高句丽的根据地,那里的农民负担的徭役和兵役最重,农民起义首先在那里爆发。王薄领导农民在山东的长白山起义。窦建德在河北起义,杜伏威在江淮起义,河南的瓦岗军成为后期实力最强大的队伍,他们攻占洛阳东北的最大粮仓兴洛仓,把粮食发给饥民,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瓦岗军的领导李密成为北方起义军的盟主。在各路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的统治动摇了。各地的官僚和地主组织了反隋的军队,其中李渊的势力最强,最终灭掉隋,建立了强盛的唐朝。

五、唐末农民起义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开始,虽然有两税法的改革,但还是无法抑制土地兼并,年,王仙芝在山东领导农民起义。

第二年,曹州人黄巢起来响应。他们发出文告,痛斥唐政府租税苛重,官吏贪暴,刑法残酷。几个月里,起义军发展到几万人。年,王仙芝在湖北东部战死。黄巢带领起义军渡过长江,攻下江西的许多地方,起义军用惊人的毅力开辟了七百里长的山路,从浙江突入福建。不久以后,起义军进到广东,攻取了广州。黄巢攻下洛阳的时候,己经是拥有六十万人的强大队伍了。起义军最终进入长安,虽然在长安建立起政权,但是不能控制。唐朝皇帝从各地调集援军,尤其是李克用率领的沙陀军队。各地藩镇也暂时放弃彼此之间的冲突,一齐向起义军反攻,起义军的重要将领朱温叛变,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瓦解。中国后来进入到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六、元末农民起义

宋朝的农民起义规模往往很小,不管是初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还是北宋后期的宋江起义、方腊起义,或者是南宋时期的钟相杨幺起义、红袄军起义,后期,民族矛盾上升到了主要矛盾,宋朝的农民起义暂时和地主阶级联合了起来,所以宋朝是历史上农民起义规模不是很大的时期,但却造就了唯一描写农民起义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原型故事。

下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元末农民起义,元朝末年,农民的赋税增加了二十倍,统治者不重视农业生产,不重视水利,各地经常发生严重的水灾旱灾,连续不断的天灾人祸迫使人民的反抗规模越来越大。在刘福通领导下,河南农民起义了。起义的农民裹上红色的头巾做标记,所以叫做红巾军。红巾军攻占颖州和河南南部一带,很快发展到十多万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到处都有起义的队伍。湖北的徐寿辉、安徽的郭子兴、江苏的张士诚、浙江的方国珍等领导的是主要的起义军。随着元朝统治者攻克汴梁,刘福通战死,红巾军起义失败。然而郭子兴的部将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有根据地,最终南征北战,统一了中国,即为明朝。

七、明末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土地集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加上连年的水灾、旱灾、虫灾、霜灾,农民活不下去,农民起义在陕西北部爆发了。起义军的势力很快地发展到陕西全部和甘肃东部。起义军渡过黄河,革命的火焰燃烧到长江中游和上游地区。他们迅速地流动作战,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

年,各路起义军首领在河南荣阳讨论打破明军围攻的办法,决定了统一的作战计划。介绍了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活动,事实上确定了李自成的领袖地位,年,李自成做了起义军的首领“闯王”。起义军在进攻的路上明军纷纷投降,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皇帝崇祯自杀。虽然李自成起义军后来被清军平定,但是却成为了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八、太平天国起义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清政府需要大量的白银作为赔款,于是这部分的负担又转移到农民身上,农民所受的剥削更加严重。在此背景下,农民有的逃亡,有的秘密参加革命团体,反抗清政府和地主阶级的压迫。

9年前后,广西连年发生灾荒,天地会到处起义,整个广西都动荡起来。洪秀全知道起义的时机己经成熟,就命令各地会众到桂平县金田村集合。年1月11日,他们正式宣布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一路上势如破竹,北伐攻克两湖,顺流而下攻取南京,定都天京,随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遭到了清朝的疯狂镇压,太平天国也组织了西征和北伐,最终,在斗争十年之后,年,太平天国失败。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八次农民起义的概述了。

有人说,不对吧,这不是初中历史常识吗,你搁这给咱们科普初中历史常识,有必要吗?

事实上,这只是抛砖引玉,给大家来个热身,我们随后看下下面一组数据。

八次农民起义和中国历史上主要封建王朝的时间表。我们穿插着给大家看下,八次主要的农民起义全部标粗,至于朝代,则以主要朝代为主。

秦朝前年-前年

秦末农民起义前-前

西汉前年-8年

新朝8年-23年

绿林赤眉起义17-27年

东汉25年-年

黄巾起义年-年

三国年-年

西晋年-年

东晋和十六国年-年

大农民起义欠缺(或者六镇起义)

南北朝年-年

隋朝年-年

隋末农民起义年-年

唐朝年-年

唐末农民起义年-年

五代十国年-年

北宋年-年

大农民起义欠缺(或者宋江、方腊和钟相)

南宋年-年

元朝年-年

元末农民起义年-年

明朝年-年

明末农民起义年-年

清朝年-年

太平天国起义年-年

好了,以上就是主要的封建王朝和八次农民大起义的时间表。

有人说,这个能说明什么呢?

我们来看下,主要王朝(主要是大一统王朝,也可以是局部统计的)距离上一次农民起义发动日期(只是发动日期,不是结束日期)的时间差

西汉建立距离秦末农民起义发动:7年

西汉寿命:年

东汉建立距离绿林赤眉起义发动:8年

东汉寿命:年

西晋建立距离黄巾起义发动:82年

西晋寿命:52年

隋朝建立距离六镇起义(非大规模农民起义)发动:57年

隋朝寿命:37年

唐朝建立距离隋末农民起义发动:7年

唐朝寿命:年

五代十国后梁建立距离唐末农民起义发动:48年

五代十国后梁寿命:16年

北宋建立距离唐末农民起义发动:年

北宋寿命:年

元朝建立距离红袄军起义:60年

元朝寿命:97年

明朝建立距离元末农民起义发动:17年

明朝寿命:年

清朝建立距离明末农民起义发动:17年

清朝寿命:年

民国建立距离太平天国起义发动:60年

做成图表的话,看着更清晰。

由此,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密码。

凡是距离上一次农民起义不到20年的王朝,寿命都基本上达到了年,或者超过年,堪称长寿。

凡是距离上一次农民起义超过了60年的王朝,寿命一般都不超过60年,堪称短命。

这就是农民起义和王朝关系的密码。

我在为什么中国的统一王朝大多年左右,而不是年、年,或者年?一文中说过。为何王朝只有年寿命,我们还真的不知道为何。

那是因为,中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30年为一代人,60-70年过去了,有了两代人,人口增加了,基本上盛世就来了,封建王朝的历史定律也是如此。建国初期,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百废待兴。经过两代人的耕种,土地重新兴旺起来,这个时间正好是60-70年。

而年,恰好几乎是70年的4倍时间,所以我做出了一个历史假设:每一个寿命年的王朝,基本上都可以分为初期、盛期、中期和末期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正好70年,四个时期一共年,就是一个王朝的寿命。

今天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历史上寿命超过年的王朝,距离上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不超过20年。

大家看,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就算把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也是超过年的。东汉距离年还差5年,几乎等于年。

超过年的西汉、唐朝、明朝和清朝这四个王朝,距离上一次农民起义发动不超过20年。

古代中国30年为农耕文明的一代,不超过20年,说明开国时期的一代人,正好经历了农民起义的洗礼,既得利益阶层被打碎了,社会经历了重新洗牌,大量无主土地诞生,人民不愁没有土地耕种,社会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我们再看看短命王朝,要么没有经历农民战争洗礼,要么距离上一次农民战争洗礼已经超过了60年,经历了两代,社会已经洗牌好了,这种洗牌效力消失了。

大家看下,这些朝代,除了元朝寿命超过了60年,没有一个超过60年的,堪称短命。

短命的原因,和农民起义有着魔咒一般的联系。秦朝没有经历农民起义。短命的西晋和隋朝距离上一次农民起义都达到60年,社会已经完成了洗牌。

所以,这就是民国短命的原因,而南京,很不幸再一次成为了短命王朝的都城,与此相对比的是,西安和北京成为了汉唐明清四个长寿王朝的都城。

至于北宋,因为已经经历了五代十国乱世的洗牌,这里不放入,就以五代十国的后梁来说,后梁短命,且未统一中国,它距离唐末农民起义的洗礼已经48年了。

所以,我们应该可以得出结论:

凡是寿命超过年的王朝,一定经历了农民战争的洗礼,且距离洗礼还不到20年,不超过一代人的时间。

凡是寿命不到60年的短命王朝,要么没有经历农民战争的洗礼,要么距离洗礼已经超过了60年,已经是两代人的时间,社会重新洗牌了。

就好比制作玻璃,只有在玻璃溶液是液体的时候才能搅拌,一旦凝固,就变成了固体,再也动不了了,除非破碎,农民起义的20年效力也是如此。

王朝建立距离上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以及王朝寿命的关系,看这两张图的对比还不够清楚吗?

那么,民国的短命应该可以理解了。

民国的短命就如同是西晋,虽然西晋取代了曹魏,民国取代了清朝,但是社会底层没有发生大的变革,很多曹魏的官员和地主继续做了西晋的官员和地主。很多清朝的官员挑了几片瓦片,就做了民国的官员。这种没有经历社会大变革的朝代,注定不会长久的。

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一个规律,还可以顺带解决西晋为何不能长命这样的历史疑问。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规律。

秦末农民起义前-前,公元前3世纪

绿林赤眉起义17-27年,公元1世纪

黄巾起义年-年,公元2世纪

大农民起义欠缺(或者六镇起义),公元5世纪

隋末农民起义年-年,公元7世纪

唐末农民起义年-年,公元9世纪

大农民起义欠缺(或者宋江、方腊和钟相),公元11世纪

元末农民起义年-年,公元14世纪

明末农民起义年-年,公元17世纪

太平天国起义年-年,公元19世纪

做成表格更形象。

这是历史上几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时间,我们发现,大规模农民起义有着周期性,基本上年就要爆发一次。

我们发现,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公元2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9世纪、公元14世纪、公元17世纪、公元19世纪,大家可以发现,基本上间隔都是年,或者年。

只有两个时期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一个是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代,虽然有发生于公元6世纪的六镇起义,但并非大规模的。

第二个是公元11世纪的北宋时代,虽然有12世纪的宋江和方腊起义。这两个时期正好是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南北对峙的时期,民族矛盾暂时超过了阶级矛盾。

所以,我们得出了第二个结论:农民起义,每年就要大规模爆发一次,社会重新洗牌。

所以我们说,农民起义的威力是巨大的,它造就了社会的重新洗牌,僵化固话的利益阶层被打碎了,一个新的中国建立了,这是历史规律告诉我们的。

我们得出了3个结论,总结下:

1、中国历史上每隔-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规模之大,足以掀翻整个中国,打碎,重新建立新中国。

2、中国历史上凡是强大又持久的王朝,必然刚刚经历过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且不超过20年,比如汉唐明清。一旦超过了60年了,利益阶层又固化了,凝固后的既得利益阶层会导致王朝短命,比如西晋和隋朝。

3、中国的农民起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虽然最终都是失败的,但是曾经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刘邦、朱温、朱元璋等最终都成功建国。

这是以史为鉴,得出的结论,大家有不同意见的,欢迎指正。

参考文献

[1〕历代农民起义传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年.

[2」崔高维.历代农民起义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年.

[3〕顾伯冲.倾覆与重构: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大起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年.

[4〕漆侠.建国以来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J].河北省史学会通讯.

刘焕

小款怡情,大款伤身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