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泽,河南淮阳人。艺名“三木子”、“无为轩主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百强书画家”、河南省“十佳教师”。诗歌和书法作品多次获金奖,银奖。曾收录《中华诗人年鉴》,被评为“中华国粹人物”、“古今诗书画名家”。 李洪泽咏淮阳“八景”书法诗作欣赏 淮阳八景为“羲陵岳峙、蓍草春荣、蔡池秋月、弦歌夜读、卧阁清风、望台烟雨、苏亭莲舫、柳湖渔唱”。淮阳诗人书法家李洪泽先生热爱家乡,深谙地方文化,业余时间创作咏“七台”诗作,并书法展示,现刊发以飨时人。 羲陵岳峙 巍巍羲陵峙华中, 湖光岳影照苍穹。 三皇造化赖天数, 千古灵光啟鸿蒙。 生活技能开滥觞, 文明化育铸永恒。 萬民祭祖歌太昊, 堪称天下第一陵。 羲陵岳峙 “羲陵岳峙”指太昊伏羲陵墓。太昊伏羲氏位于三皇五帝之冠,其陵墓之高大,是中国远古帝王,包括黄帝陵、炎帝陵都不可比拟的,巍巍拔地而起,耸若峰岳,屹立于蔡水之阳。若登陵远眺,万亩龙湖的天光水色、陈州古城的秀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骤起思古幽情。 蓍草春荣 蓍花如炬照鸿荒, 草棱灵通卜八方。 避凶趋吉知祸福, 法天象地通阴阳。 谒陵香客皆信徒, 稀世奇卉属灵长。 参透玄机终知否, 人间大道是沧桑。 蓍草春荣 “蓍草春荣”指太昊伏羲陵墓后的蓍草园。当年太昊伏羲氏就是用蓍草画出了千古流传的八卦,因此蓍草被认为是卜筮的灵物,专用于揲卦。蓍草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正六棱柱形,春生夏长秋衰冬藏,只有在伏羲陵墓后才生长。对此,古籍的记载比比皆是。古时历代帝王钦差代帝王谒陵祭祖,无不虔诚地带一株回呈,因此蓍草就又成为一种信物。 蔡池秋月 龙湖一轮皓月悬, 桂华常伴白龟眠。 龟献龙图安社稷, 月照蔡池乐人间。 六爻八卦循造化, 四方百姓赛神仙。 苍柏虬枝倾四野, 画台隐隐运天年。 蔡池秋月 “蔡池秋月”指画卦台前的白龟池,是当年太昊伏羲氏蓄养白龟的圣池,位于龙湖之中。白龟是伏羲仰观俯察、以类万物之情、始画八卦的参照物。时至中秋,皓月当空,临池而睹,湖草之间,镜影沉璧,悟八卦之奥、白龟之妙,通天道之秘、大道之玄,思天根月窖,探人生之道,别有情致。 弦歌夜读 高台寂寂草木深, 弦歌悠悠警世人。 修身温良恭俭让, 持节仁义礼智信。 灯火冷落复礼志, 湖波激起式微吟。 韦编三绝求大道, 千载书声耳犹闻。 弦歌夜读 “弦歌夜读”指弦歌台三进院之弦歌书院,是孔子绝粮时讲学之所,中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三大古书院之一,有“书声朗朗月溶溶,似谱弦歌解素衷”之美称。 卧阁清风 人臣千古重名声, 景仰明月伴清风。 卧阁无为循天理, 治陈有心施仁政。 环城碧水随心绿, 连天荷花着意红。 道法自然非常道, 顺乎民意家国兴。 卧阁清风 “卧阁清风”指汲黯卧治阁。汉时,淮阳盗坊甚嚣,帝令卧病在床的汲黯出任淮阳太守。汲黯卧治淮阳,淮阳政清,自己却晚节清凉,七年乃卒,葬于陈州东40里处。淮阳人把它作为淮阳八景之一,显然是官民对“清风”的向往。 望台烟雨 烟雨空蒙笼古陈, 凄凄高台摄人魂。 登台总忆《上邪》篇, 极目常怀“抱柱信”。 坦荡畴野月逐日, 浩渺湖波雨化云。 纵使烟雨遮望眼, 难掩人间义谛真。 望台烟雨 “望台烟雨”指望雨台,始于宋代,位于柳湖中。《陈州府志》说是宋代知州张咏筑就。张咏原是礼部尚书,掌管朝廷的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张咏刚直不阿,因弹劾王亲贵族而遭受排挤,被贬为陈州知府。张咏知陈州七年,励精图治,忧国忧民,郁郁难乐,在陈州龙湖中筑十八丈高之望雨台,每逢雨季,常常登台孤思,观天水相连,烟雨凄迷,云雾霏朦。 苏亭莲舫 杭有“苏堤”陈莲舫, 苏门贤名千载扬。 情系莲荷书声远, 亭伴春秋曰影长。 鱼雁砥志传佳话, 睿智教民成典章。 莲舫依依怀故人, 湖柳月色印波光。 苏亭莲舫 “苏亭莲舫”指苏子由读书台。苏子由常读书于此,台成船形,象征宦海若舟。亭周围植莲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苏亭莲舫”具有深刻的哲理寓意,这也正是其被千古颂扬的原因。 柳湖渔唱 柳丝秋月芙蓉花, 湖光楼影渔人家。 一网夕晖伴渔唱, 满湖荷香藏娇娃。 看惯沉浮弄扁舟, 历尽沧桑笑白发。 今朝江山美如画, 亘古一曲到天涯。 柳湖渔唱 “柳湖渔唱”指的是陈州渔民在柳湖中打鱼的绝妙风光。柳湖朝夕景色艳丽,月下镜影沉璧,盛产鱼类。灿烂的阳光下,柳湖岸杨柳迎风、袅袅娜娜,柳湖中渔帆点点、渔歌四起,景物溶融,情景合一,可谓是人在画中,画在人里。 李洪泽如果感觉可以,请大胆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