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新闻摄影师万震, 荣获新华报业集团年度 “优秀特约摄影(视频)师奖”! 摄影师万震 用心发现洪泽“独特”家乡美 引读:万震(笔名冬太静),洪泽论坛新闻摄影师,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新华日报签约摄影师,数十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摄影比赛中获奖。、年洪泽报优秀通讯员,年、年被洪泽区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年摄影作品《美丽张福河》入选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砥砺奋进的江苏”大型主题图片展,年“水上百合”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奖,年荣获新华报业集团“优秀特约摄影(视频)师奖”! 至今在国家级、省级网站刊登新闻图片余张,其中有数十张新闻图片刊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民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淮安日报等国家、省、市级党报和主要报刊。 在洪泽的大街小巷、大小活动现场,都能看到一个高挑精瘦、皮肤黝黑、眼睛发亮、面带爽朗笑容的男人。他活跃在各种摄影活动中,乐此不疲。总是随身携带相机走街串巷,用摄影记录洪泽的历史变迁,用镜头发现洪泽的美好。 他就是万震,网名“冬太静”——一个爱摄影、爱记录、爱生活、用心发现洪泽“独特”家乡美的有心人,被大家敬称为“洪泽宣传一宝”。 “能把兴趣爱好变成工作是一件幸福而且幸运的事情,我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也很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万震坦言。 能够走到这一步,万震也付出了很多常人看不见的努力。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新闻摄影也是这样,必须有精彩的瞬间定格。那么怎样才能拍到大众喜欢,媒体需要的画面呢?这是曾让万震困惑了很久的问题。直到他看到了一位跟他一样的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万震说:“他一个月能发30多张通稿照片,这太让我震惊了。我把他的照片点开一张张地看,包括说明以及当时的宣传热点,从中寻找灵感,捕捉闪光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地学习和尝试下,他找到了其中的“门道”,发稿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关键就是要培养兴趣,抓住心里瞬间的感动。” 照片很美,但是摄影其实是一项必须到现场的工作,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拍摄其实是一件很辛苦很累的事情。但是只要有我需要的内容,我就会立刻前往拍摄。”万震说。 他回忆,有一年冬天,洪泽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因为下雪了,所以车辆不好通行,但我知道雪中的洪泽肯定很美。为了拍这组照片,我步行了40多分钟到老船滩塘,鞋袜都湿了。最后我拍摄的照片,不仅发了新华社通稿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把洪泽的美景带给了世界各地。” 为了拍好春忙、夏收、夏种,他来回三河和岔河等乡镇,连续跑了十多次,酷暑难耐的夏天,他驱车近百公里,只为到老子山捕捉新滩荷花的美照。“这组荷花,发了4张新华社通稿,被各大图片库放在首页,全国国家级主要新闻网站全部刊登了,还有3个国家进行了转载。单单就新华社客户的浏览量达到七十多万次。”万震说道。 “坚持新闻宣传的底线,积极弘扬正能量”是万震对自己的要求:“我的稿件基本上都是宣传正能量的内容,不会去猎奇和曝光丑陋的东西。社会上有件好事,我们不去报道,为什么单单要抓住少量负面的东西呢。我希望同行们一起行动起来。坚持正确引领,坚持正确价值观,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正能量,我们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万震还参加了多个公益组织,用摄影记录和传递正能量。许多公益活动中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大家都说,哪里有公益活动,哪里就有“冬太静”和他的相机。 对摄影总是精力旺盛、动力十足的他,用摄影方式记录和发现洪泽美好。“我爱洪泽,我的家乡。我会一如既往地用镜头拍摄家乡美丽精彩的画面,做好宣传通讯工作,承担起对家乡对社会的责任。”万震郑重地说。 -End- 精彩内容1、洪泽公交发车路线+时刻表! 2、洪泽装修网新版上线,装修一步到位! 3、洪泽顺风车都在这里,省钱又便利! 4、洪泽人才热线,找工作看这里! 商务合作|品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