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苏大强,外号十三太保。简称苏,人口余万,省会南京。 提到江苏,您的第一印象是富裕吗?没错,他的确是很富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江苏! 首先看它在哪里? 它毗邻山东、安徽、浙江、上海三省一直辖市,位于长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其实先天条件已经奠定了它的富裕基础。 我们来看江苏的地形,在我国沿海海岸线完整,且拥有大面积平原的地区,其实也就江苏这一个省份。在地形的障碍上,几乎是没有。在其境内最高的山位于连云港花果山的玉女峰,海拔仅余米。 我们换用地形图来看,除了江苏省西部的丘陵地带,其余几乎全部都是平原。 在河流水系方面,长江、淮河通航能力最强的下游,均位于江苏省境内。同时也促成了江苏水资源的丰富。 我国四大淡水湖,江苏独占两个:洪泽湖和太湖。可以说是占尽水利优势。除此之外,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十几个世纪,南船北马往来不息,加之江苏区位优势的便利,自古便是繁华之地。 但如此优越的条件却被人说成散装江苏!十三太保喜欢内部斗争,这并不能单纯地认为是互相瞧不上对方,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江苏具有极强的进取意识,毕竟13个江苏地级市,均在全国强之列。 在江苏来说,一个县域不能跻身全国一百强,可能就算是贫困县。 常年占据强榜首,而且还要包揽前三名才出现了县不服市、市不服省会的微妙关系。追根结底来说是难逢敌手,只能自家相比。 在省内,大家习惯性地将其分为苏南苏北两个区域,而后还出现了苏中,变成了三大区域。 除了经济差异的基础之外,地理环境、人文风貌、历史渊源都促成了它的南北差异。在文化方面可谓是错综复杂,有金陵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楚汉文化。方言的种类更是不胜枚举。有吴语片区、江淮的洪巢片区、淮阳片区、中原官话几大类别,如果细分更为复杂。所以文化的差异性难眠碰撞出一些火花。 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来说,上古时期禹划九州,在今江苏省境内,便占据古徐州古扬州两州,在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古时候江苏版图与现在不同,江苏的发展与海岸线有着极大的关系。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四到五千年前的海岸线,盐城和南通还在海底,扬州镇江位于出海口,泰州还是海滨城市。 紧接着是多年前的海岸线,盐城刚刚露出海面,泰州已经远离海岸。 在此之后,黄河曾多次绝地改道南下,江苏夺取淮河水,到入海为江苏东部填充了大面积土地,彼时的镇海也变成了镇江,所以河流造陆的区域,占据了江苏省面积的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经济中心数次南移,一次次地壮大了江苏的经济基础。不同文化的迁入,也是江苏南北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十三太保撑起了江苏的一片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水墨江南、秀美姑苏——苏州,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闻名,天下人称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无锡——江南圣地、太湖明珠,自古便是鱼米之乡,也是我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江南文化发源地之一。 常州——华夏龙城、常乐之州,建城史余年,向来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的美称。 镇江——千古江山、满眼风光,它枕山濒江,三面环三一面环水,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称。 江海新南通——近代第一城,南通物富民丰、人文荟萃,是我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南京——六朝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它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称,曾长期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交流文化中心。 泰州——汉唐古郡、淮海名区,被誉为:水陆要津、咽喉据郡,它位于江苏省中部,兼容吴楚之韵,汇聚江淮之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风情万种瘦西湖,大运河纵贯其中,承南接北,文化交融。 鹿鸣鹤舞——多彩盐城这里海天相接,草木茂盛,湿地遍布,被誉为金滩绿荡,国家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战略的交汇点。 淮安——南船北马、太湖明珠,被誉为中国的运河之都,因运而兴,因运而盛,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宿迁——运河明珠、霸王故土,它是苏北水乡,中国白酒之都,坐拥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淡水湖泊,乾隆称其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汉楚风韵、帝王之乡——徐州,它五省通衢,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见证数千年兵戈铁马,英雄豪杰辈出。 连云港——西游圣境、山海连云,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经济水平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那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江苏的数学帝+葛氏,他可能是江苏学子的梦魇,让江苏的高考题直奔炼狱模式。除此之外,江苏也是我国大学最多的省份。 因文化底蕴深厚,江苏也是名人辈出,比如吴王夫差、刘邦、项羽、韩信等等,灿若星斗。中国四大名著三本出自江苏人之手。 忆江南,小桥流水,乌篷雨巷—— 惜霸王,不负江东,千古流芳—— 看高祖,雄才伟略,启大汉之华章—— 承先人之志,耀时代之辉煌—— 这,便是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