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规划局公布了《淮安市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成果草案征询公众意见公告,即将新建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选址、名称、占地面积、容纳学生数等所有信息全部涵盖。 总体要求 规划按照新型城镇化内涵发展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规划和合理调整教育设施布局,有效提升全市教育水平,积极巩固“学在淮安”教育品牌,实现教育现代化,特制定本规划。 发展策略 1.统筹均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1)统筹城乡资源。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人口科学预测学位需求,统筹考虑中心城区范围内学校布局,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2)统筹优质资源。通过教育“集团化”,以既有优质学校为核心,缩小校际教学差异;同时引导优质学校均衡落地,并积极推进老城区学校及其周边环境改造,为优质办学提供条件。 (3)统筹阶段资源。提倡公平的升学制度,有效管控前后阶段校际生源挂钩。 (4)保证就近入学。结合居住用地、居民出行习惯合理布局,保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就近入学。 2.多样并举,完善教育体系建设 (1)保留部分用地条件达标、布局合理、教学质量优良的民办学校,形成公办学校的有效补充。 (2)与国际接轨,新建一批国际办学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 (3)加强产学研建设,突出培育主导专业,优化生源结构,使中职教育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 (4)通过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改造,完善学前、高中阶段等特殊教育部分,提升特殊教育水平。 重点数据总体淮安市中心城区共规划学校所,其中幼儿园所、小学所、初中75所、高中26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特校5所(规划新建幼儿园、中小学的校名均为暂定名)。 近期建设规划近期至年,淮安市中心城区共规划学校所,其中幼儿园所、小学86所、初级中学49所、高级中学23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特校3所。 规模预测至年,淮安市中心城区人口约万人,预计幼儿园学生7.41万人,小学学生13.96万人,初中学生5.75万人,普通高中学生4.7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3.7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 至年,淮安市中心城区人口约万人,预计幼儿园学生9.04万人,小学学生18.33万人,初中学生8.63万人,普通高中学生7.3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4.2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 学校服务半径(1)幼儿园按干路网街区全覆盖控制; (2)小学服务半径按不同教育片区控制在-米; (3)初中服务半径按不同教育片区控制在-1米; (4)高中、职校服务半径不作具体控制,现状高中可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环境和设施,创造寄宿条件,解决路远学生的食宿问题,新建高中应以建设寄宿制学校为主。 学校生均用地面积定额本次规划将主城区盐河以南、大运河以北、西安路以东、翔宇大道以西区域、淮安区翔宇大道以南、涧河以北、城西北路-里运河以东、楚州大道以西区域及洪泽砚临河以西区域划分为老城区,老城区以外区域按城市新区控制。 (1)老城区幼儿园,生均用地面积不宜低于15平方米,城市新区幼儿园,生均用地面积不宜低于17.5平方米; (2)老城区小学,生均用地面积不宜低于18平方米,城市新区小学,生均用地面积不宜低于23平方米; (3)老城区初中,生均用地面积不宜低于23平方米,城市新区初中,生均用地面积不宜低于28平方米; (4)老城区高中/职校,生均用地面积不宜低于23平方米,城市新区高中/职校,生均用地面积不宜低于32平方米。 学校生均建筑面积定额 (1)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9平方米。 (2)小学生均建筑面积(不含宿舍)不低于8平方米。 (3)初中生均建筑面积(不含宿舍)不低于9平方米。 (4)非寄宿制高中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9平方米,寄宿不低于17平方米。 (5)职校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 学校教育规模定额(1)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一般不超过12个班。 (2)小学班额不超过40人,一般不超过6轨。 (3)初中班额不超过45人,一般不超过12轨。 (4)普通高中班额不超过45人,一般不超过16轨。 (5)中等职业学校班额不超过35人,一般不低于名学生。 多样并举,完善教育体系建设以后淮安的贵族民办学校会越来越多! (1)保留部分用地条件达标、布局合理、教学质量优良的民办学校,形成公办学校的有效补充。 (2)与国际接轨,新建一批国际办学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 (3)加强产学研建设,突出培育主导专业,优化生源结构,使中职教育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 (4)通过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改造,完善学前、高中阶段等特殊教育部分,提升特殊教育水平。 年、年学校建设项目统计表 淮安市“十三五”期间教育建设项目统计表 规划图片来源:淮网、淮安网 “阅读+原文”进入民声论坛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