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75.html
大家好,欢迎收看我的百家号申士说事,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洪泽湖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下游辽阔的苏北平原上,是淮河下游大型栏洪蓄水平原湖泊。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地,故湖底浅平,因地处冲积平原的洼地,故湖底浅平岸低低缓,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底高出东部平原地区地面4~8米,被称为“悬湖”。洪泽湖正常蓄水位13米时,相应水面面积平方公里,蓄水量31.5亿立方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补给,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湖水同时为苏北万亩农田和沿海盐碱土改良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洪泽湖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航运、供水、调水、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湖泊型水库。早在万年以前,洪泽湖是古代海滨的一个泻湖。这里最早是黄海海湾的一部分,由于长江、淮河、黄河等巨流大川所挟带的大量泥沙长年累月地堆积,沿海一带平原逐渐成长,海岸线也慢慢由陆地向海洋推进,因此河流被截断,与大海失去了联系,退居内陆,形成许多小湖。洪泽湖就是由群湖扩展而成的。秦汉时期这些小湖被称为“富陵”诸湖,曹魏以后称“破釜塘”。唐代始定名为洪泽湖。南宋以前,洪泽湖小湖群与淮河并不相通。南宋以后,黄河改道南徙,长期夺淮,壅塞淮河入海口,并抬高水位,撕破淮河和洪泽湖各自的堤防,使洪泽湖与淮河连成一片。数百年来,淮河上中游的来水,经洪泽湖调蓄后,南泄长江、东注黄海。淮河水多,洪泽湖也泛滥成灾;淮河断流,洪泽湖则水竭船停。洪泽湖形似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景色壮美放眼眺望,千里湖面,那水连天、天接水的浩瀚湖水波光粼粼,在湖水的辉映下,天空愈发湛蓝。南来北往的机船、渔船穿梭般驶过,百舸争流,千帆竞舞:沙鸥翔集,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冲向蓝天,时而绕船盘旋,阵阵渔歌伴着水鸥动听的啼鸣,奏响一首美妙的“交响曲”。湖中的荷花,粉红色的花瓣中间簇拥着鹅黄的莲蓬,紧贴水面的荷叶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小水珠,酷似粒粒珍珠盛于翡翠玉盘。荡舟碧波之上,坐拥水景之中,尽赏这些红绿黄白的湖中仙子的美态,令人心神荡漾。茂密的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通行。湖岸青松绵延,苍翠欲滴,栀子花摇曳着雪白的花瓣,散发出特有的芳香。洪泽湖湖水清澈,水草茂盛,水生资源丰富。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芡实、菱角、莲藕、芦苇等在历史上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湖内有鲤、鲫、鳙、青、草、鲢等近百种淡水鱼,以及大闸蟹和大青虾等水产,鱼虾蟹味道鲜美异常,远近驰名。洪泽湖还是种鸟类的栖息地和过冬地,其中有大鸨、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禽。洪泽湖是一典型的过水性湖泊,雨水充沛时易引发洪涝,湖水全仗东岸的洪泽湖大堤作为屏障。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到洪泽县的蒋坝镇,,全长67公里宽50米,几平全部用玄武若条石砌成。大堤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距今已余年,由广陵太守陈登主持建筑,初为30里,始称“高家堰”,是仅次于四川都江堰的第二大古堰。大堤初为土堤,后改为砖堤、石堤。石堤从明万历八年()始建,至清乾隆年间,历经明清两代、费时年才算基本告成。石堤运用桩基技术,采取条石联结,铁锅咬衔的抗浪方法,按照浪白然流向的破浪防浪原理筑成,同时在堤线上建五个减水坝以泄洪水。洪泽湖大堤的筑堤成库规划和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这条长堤是淮河下游的防洪屏障,素有“水上长城”美誉。2年,进泽测大被江苏政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受人们青的洪泽湖一景为镇水铁牛。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洪泽湖大堤多次溃决,仅从公元年~年年间,就决口余次。当时清王朝除广集民工修筑、加固大堤之外,还曾铸造九牛二虎一只鸡,放在大堤各水势要冲,以期镇水,去除洪害,如今虎鸡已无踪影,仅存5头铁牛,现分别安置在蒋坝三河闸管理处、高良涧进水闸、淮阴高埝和公园内。康熙四十年(),大司马张遂宁等于端阳节午时在高良涧开始铸造铁牛,原计划9条,后材料有余,遂铸成16条铁牛系生铁铸成,大如真牛,身长1.70米,宽0.57米,高0.68米,作昂首屈膝状,铸工精细,造型生动。厚约10厘米的联体铁座与牛身铸为一体,共重约公斤。今除牛角均已残缺外,铁牛其余部分保存完好。洪泽湖南岸的老子山,三面环水,一山分南北中连接贯通,以秀丽的湖光山色而闻名遐迩。据说老子曾在此修道炼丹,为渔民治病,人们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并把这座山称作老子山。此山名胜古迹甚多,有老子炼丹台、青牛迹(老子坐骑青牛的蹄印)、凤凰墩、钓鱼台、法华寺、犹龙书院等十景,可惜大半毁于战乱,现仅存仙人洞、凤凰墩遗迹。在洪泽湖西畔的淮河入湖处,坐落着“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三代祖先修建的陵墓。明祖陵曾被湖水淹没长达多年,20世纪70年代才露出水面并得到修复,主要景点包括雕刻精美、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的神道石刻以及棂星门遗址、正殿遗址和玄宫等。作为洪泽湖游览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祖陵正以它的独特风采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