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洪泽县志》记载,砚临河,年开挖,南北流向,北起高涧乡砚台洞,经高良涧镇东部(高涧乡临河大队,这便是当时“砚临河”称呼的由来),向南延伸至东双沟乡套闸与草泽河相通(汇合后流入白马湖)。全长14公里,河底宽6~15米,正常灌溉水深4米。年、年两年疏浚。现为灌溉航运河道。

砚临河,位于洪泽湖东畔约1.5公里处,地势低洼,良田万顷,遍种旱谷,低产薄收,还十年九涝,甚至绝收。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为了提高农业产量,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决定实施“旱改水”(就是将种旱谷改为栽种水稻)计划,故组织当地人民群众开挖这条河。

就是这条砚临河,将乡村与老县城分开。东面是万顷田地的农村,西面被称为城里。听老人说,昔日的砚临河两岸边,各有一条羊肠小径,杂草丛生,树无几株,若遇到阴雨天,路面泥泞,非常难走。十多里长的河面上仅有一座像样的桥(原名“黑大桥”,后改称为“东风桥”)和三四处渡口,东、西交通极不方便,两岸人很少沟通和交流,就自然形成了城乡的差别。

多少年来,这条河缺少管理,常有一些人自设码头,运输、堆放货物,一片狼藉。只在春、夏、秋时节,河水荡漾,两岸边的万顷农田得到灌溉,春天绿油油,夏天麦金黄,秋天稻谷香。待到晚秋与冬天,有些工厂的污水流进河里,恶臭难闻,严重影响了两岸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部门曾两次对该河进行疏浚与治理,其效果不大。时至10年前,县委、县政府(现改为淮安市洪泽区)提出彻底改造砚临河。

如今的砚临河,已由昔日的“丑小鸭”变为美丽的“天鹅”了,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蔚为壮观。一条玉带般的砚临河,横亘在县城的中间。瞧!那粼粼碧波的河水,随着一条条支渠,乳汁般地消融在广阔的农田里,变作春季稻麦绿油油,变作夏季小麦丰收遍地黄,变作秋季稻谷到处香,变作广大农民脸上喜获丰收的笑靥。看!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座宽敞的大桥,车流人流络绎不绝;河两岸边还铺筑了形式多样的花砖小路,路边安装着多种多样的路灯,还设有长廊、木凳、长椅,供人们休憩、观赏之用;岸边栽植了各种不同的树木花草,休闲的人们可以时常看到鲜花微笑,听到小鸟鸣唱……每当夜幕降临,河两岸燃亮万家灯火。这时,鳞次栉比参差不齐的高楼平舍灯辉相映,凝影于清澈的河面,泛起奇异变幻的“海市蜃楼”。

倩丽怡人的砚临河,是一条多情的河,静静地流淌,默默地奉献。流到哪里,哪里就滋生出诱人的诗意,哪里就捧出金秋的快乐,哪里就荡漾着生命的活力。

来源:-12-11《洪泽报》

编辑:羽泽

赞赏

长按







































哪些偏方能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哪治的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