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大家能够阅读我的文章,希望您阅读愉快,您的阅读能让小编创作更有动力,小编以后会源源不断的创作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奉献给大家! 淮阴人认为“三淮一体”搞得不错,淮安区人认为市区不迁过来,根本不叫“三淮一体”;淮阴人为“淮宿”分家而惋惜,淮安区人恨不得连淮阴一起划出去。 是不是有点绕口,这不是绕口令,是淮安地区现实问题。 淮安和淮阴相互嫌弃,淮安区自视旧贵族,把淮阴当暴发户;淮阴自视市中心,把淮安区当作大郊区;淮阴人嫌弃淮安区穷,淮安区人认为之所以撤县改区后变穷,都是淮阴在吸血;淮安区视淮阴为侉子,淮阴视淮安区为冒子;淮阴人认为淮扬菜发源于淮阴,淮安区人认为淮扬的淮只是淮安区,和淮阴并没有什么关系。 越说越乱,淮阴和淮安为什么纠缠不清,那我们就理一理其间关系。 那就从淮安最辉煌的时期开始说 清朝淮安府 在清朝时期,陆地交通非常麻烦,南北的物资的运输主要依靠水路运输,大运河承担了南北运输的重任。因此大运河成为南北的生命线,漕运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危。 淮安正好处于淮河和运河的交叉位置,今天淮安还是水运的重要节点城市,这里成为清朝重要国家级交通中心。明清两代时期,黄河经过淮安地区,经常发生洪灾,古代水利工程无法和今天相比,淮安以北运河经常因为被洪灾破坏、水量少、通航能力差等原因,为了优先也北方京城和军队运送粮食,大多数南方物质需要在淮安清江浦地区下船,换成马车运输。淮安又是中国南北分界线,因此今天所说的“南船北马”的源头就是清江浦换乘。 淮安漕运总督府 这么重要的位置,清朝把漕运总督府和南河总督驻地(副国级行政中心)就设在这里,掌管集散淮盐、河道治理。经济上更是中国的顶级的商业中心,比今天的武汉还要重要。 清朝最为重要盐运和漕运都集中在这里,盐运总督府设在扬州,漕运总督在淮安。因此成为清朝最繁荣的地区。这里不光养活了一批官员,还有依附盐运和漕运巨富商贾。 富商云集和政府腐败全都展示在奢侈浮夸的宴席菜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淮扬厨子做不到的。精湛厨艺撑起中国淮扬菜的盖世华章,今天的国宴就是以淮扬菜为主。 淮安衰败清朝末期黄河泛滥,把泥沙冲进了淮河和运河的河道里,阻塞了河流,严重影响了运河的运输能力,今天的济宁以北大运河河道还是处于淤塞状态。国内捻军和太平军暴乱,一直打到淮安一带,破坏了原先的交通。捻军头领张乐行在辉煌的战绩就是年攻占清江浦,放火烧了整个城市。 津浦线 其次就是交通运输的变化,火车的兴起给运河上线的城市淮安、扬州城市等一记闷棍,至此都没爬起来。原本今天的京沪线规划线路沿着京杭大运河修建,由于淮安和扬州等地盐商害怕铁路的修建影响自己的住宅、坟地、田园的利益;更重要是扬州地区,怕火车的修建影响其水路交通优势,当时水运还是主要方式。这些盐商就是发挥自己的关系,说服朝廷,成就了今天的京沪线,完全避开了江苏中部城市。 清朝政府内忧外患,无心修复运河;清朝最后三年,京沪(津浦)线修通。中国不再完全依靠大运河,淮安失去了重要性,开始走向衰败。 淮阴和淮安的关系能让淮安和淮阴扯上关系的是在民国之后。 民国时期,淮安驻地在山阳县,境内还有一个清河县。这个清河县和河北的一个县重名,为了便于管理,把清河县改为淮阴县。 年淮阴 年淮阴市 年12月,淮安地区全部解放。年5月,国家成立成立淮阴专区属于苏北行署专区。年,淮阴专区改称淮阴地区。 年淮阴地区改名为淮阴市,灌云县并入连云港市。淮阴管辖今天的清河、清浦两区及宿迁、沭阳、灌南、泗洪、泗阳、涟水、淮阴、淮安、洪泽、盱眙、金湖11个县。 年淮阴区划 年淮阴地区调整 淮阴在当时江苏也是最大的,可是整体太穷,属于“老牛拉大车”。江苏省为了苏北的发展,在年把淮阴市进行拆分。宿迁、泗阳、沭阳、泗洪4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入连云港市。 年,江苏省淮阴市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即原地级淮阴市、原县级淮安市、原淮阴县融为一体),原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因重名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江苏省淮阴县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区。 淮安地图 行政规划出于政策需要,也无可厚非,主要淮安市区的调整,把原先两地的主次顺序完全颠倒过来。淮安区以前叫淮阴市,让淮安用旧名字楚州区,淮阴市改名淮安市,抢了人家名字。虽然现在的清江浦区是市中心,真正的中心还在楚州区(淮安区),因为归属感变了,导致很多人对于淮安市无感。 淮安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小编这篇文章,小编希望可以通过文章给您带来欢乐、增广见闻,你们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留言哦,您的点评是对小编最大的肯定,如果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