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婺源发糕 清晨离开婺源,依然是下着小雨,淋了近一个小时的雨,也没再想准备雨衣的事情,过得粗糙些也无所谓了。在县城西边一间小吃店吃了婺源发糕(又叫蒸汽糕),一种当地很有名的小吃。将泡了一段时间的籼米磨成米浆,再加入水发粉或米酒曲发酵,然后隔着热水蒸,放入干笋、辣椒、葱、干豆角等。蒸熟以后圆形面板上将出现一层几毫米后的汽糕,再撒上些作料,浇上熟油,用刀划成菱形状盛入碟中。吃起来很有米皮的感觉,但没有米皮那么有韧劲,不过随着酱料味道被感知,一时间酸味、辣味和米制品特有的润滑感让我瞬间爱上汽糕。其实,在赣北一路走来,吃了好些带“蒸”字的东西,比如蒸米饭,用五六十公分高的圆木桶蒸出来的米饭也是一粒粒的,感觉每一粒米都吸满了香气,吃起来也很饱满。好像还有不少菜是粉蒸做法,可惜我不太习惯吃粉蒸菜,之前在深圳吃过几次,不太合胃口。 婺源发糕因为在李坑参观并不太满意,我想直接骑车到武汉,需要先到九江。手机地图设计出来的路线竟是环鄱阳湖走了大半圈,多走两百多公里,应该没考虑到长江的轮渡问题。我也规划了新的路线,婺源至景德镇、景德镇至九江,搭乘轮渡过江,到九江市区,再骑上九江长江大桥,过了桥便到了湖北省境内。 下午到景德镇市区时,雨开始变大,我只好在市区留宿一晚。以前来往南京和厦门只有普快列车,需要30个小时,列车途径景德镇,也没能下来看看看。景德镇有不少陶艺店,虽没有进去看,但也能看出不俗的气质,有不少美院的师生会在这些地方停留。在厦门的沙坡尾有几家还不错的陶艺店,立新带我去逛过。简单的结构却富有不俗的设计思想,朴实的陶制品所显现出来的美绝不输给釉彩浓重的瓷器。 景德镇的瑶里古镇和浮梁古县衙都是值得一看的古建筑群,但此次是匆匆路过,未能观赏,实在是无奈。前几个月,瑶里古镇突发火灾,有两栋明清古建被烧毁,好像是因为古镇电线老化引发的火灾事故。近年来丽江古城、湖南凤凰古城都发生过重大火灾事故,过火面积很大,不少古建筑被烧毁。古镇电线老化,商户消防意识薄弱,都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古建筑是不可再生资源,烧了就没了,其承载的历史记忆也随之灰飞烟灭。 旅馆中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我开了空调除湿也无济于事,手触碰到玻璃茶几也黏黏的。雨在傍晚时分停下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去喘口气,又湿又黏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景德镇比想象中的要破旧得多,所谓瓷都更像是一座非常普通的三线城市,老旧的房屋外是穿着汗衫摇着纸扇的老人,路面上坑坑洼洼也修修补补。 2他乡闻乡音第二天清出城,省道有一段在修缮,但没有明确的指示牌,导航又把我导向高速路上,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摸索到正确的路。路虽是省道,但也真是泥泞不堪,路面早就被大型车辆损坏,又刚下过雨,但凡有车经过,总不免被溅些泥水。横冲乱撞了一个多小时后最终找到了道,到田畈街镇时,才骑了四十多公里,速度极为缓慢,还遭了一身泥水。 这里稻田还是青的,再往前走几十公里就是收割区了 在田畈街镇吃的午饭,我刚坐下来,就有两男一女坐在我的桌子上。听他们之间说的方言,极为熟悉,我猜他们可能是宿迁人,但又怕猜错。宿迁的沭阳、泗阳、泗洪、宿城等区县原属于淮阴市,说的是江淮官话洪泽片区方言,临近的安徽省淮北市也有不少地方口音与我们相近。 我问他们是不是江苏人,他们说是。那我猜的差不多了,又问是不是宿迁人,他们又说是。我说我泗阳人,他们说他们是沭阳人。他乡听闻乡音,自然很暖心,即便以前从不相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乡能遇到家乡人的确不容易。 景德镇的稻子熟了,他们就带着收割机来,一路向北这样收割,挣些钱财,等到江苏时家里的稻子也能收了。像是小说里文章里说的麦客一般,只不过以前麦客用的是镰刀,而他们现在用现代化的收割机。一来二去的聊天,消去了路上的疲倦,也难免有些想家。那位姐说,天那么热就不要骑车了,跟着我们的货车回家吧。 他们常在外面跑运输,对线路挺熟悉。两位哥告诉我,像省道这样坑坑洼洼的路,还要再走二十公里才能到好走的地方。如果要去西安的话,最好是能绕道河南南阳,从商洛市进陕西省,因为湖北省西北部是一大片山区,那里已经靠近神农架了。 这时,有人喊他们去稻田收割,就此告别,饭还是他们请吃的,连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是老乡。 3带“打狗棒”的骑行少年出了田畈街镇后,我感觉坐垫没调整好,便停下来重新调整坐垫。这时候一位头戴牛仔帽,身穿浅蓝色长袖衬衫和深蓝色牛仔裤的男生站我面前,问我到哪里,我看着他也是骑着车,便说今晚到九江。 他是大一学生,九江都昌县人,前几天骑行去了安徽黄山,现在返程回家。我们俩路线有近五十公里的重合,那这个下午骑车也就不至于没有伴。他在车子上准备了一根一米长的棍子,我问他是做什么用。他告诉我是用来打狗的,我暗自笑了很久。骑行路过一些村庄时,的确会遇到被狗追的情况,我大多数也只是下车推着慢慢走,不去搭理那些吼叫的狗,因为越是搭理,它叫得越凶,反而当它不存在,会让它折了锐气,它也就不叫唤了。他说昨晚骑车时,还用这棍子赶走了追着他跑的狗,好吧。 “打狗棒”多数情况下,他是和我并排骑行,听我讲路上见闻,还有些新闻评述,也会普及些历史常识。说话时,我没注意看道,差点撞了人,才又小心起来。单行时,我会骑在前面做领队,他在后面骑。我虽然没参加过什么骑行协会,但在书上也了解些骑行领队的指挥手势,前行、停车、左右转、加速减速,都有不同的手势,我也就拿来做实践了。 他脸上有些通红,可能是被太阳灼伤的,问他有没有用防晒霜,果然是没用。男生们都觉得防晒霜是女生的东西,我以前也不用,后来被晒伤后开始使用,却连能涂在那个部位都不知道,被穆琳他们笑了好几天。我用惨痛之经历跟学弟说,涂防晒霜主要目的倒不是怕晒黑,而是怕晒伤。结果他说,反正晒红了,就黑了,黑了就不再怕晒了。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骑行少年一起骑行到了都昌县蔡岭镇时,他要转弯,我得前行,就此别过。那时已是五点多,里湖口县还有三十多公里,我计算一下,应该能在天黑前到达湖口县城。骑到里县城还有十多公里时,天色渐暗,若继续骑车的确能在天黑前到县城,但却得在夜晚找住处,不太方便。刚好是在文桥乡的镇子上,在那里留宿一晚,住宿费六十块钱,有空调,但只开到早晨六点就自动关停,老板也真是会省钱。 4在江西与湖北交界线上省道的尽头是湖口西门渡口,这里是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九点刚过,我就到了渡口,等船的人并不多,一小时才有一班船。半个多小时候,船开了过来,到底是内河运输,船只大小和大运河上的船差不多大。 西门渡口,汽车和摩托车停在甲板上,人们或是站在甲板上,或坐在不大的船舱里,人车加起来不过是4块钱,几分钟的航行就能到对岸的九江渡口。甲板闸门一打开,推着摩托车的人就往前挤,好快点下船,也难免有些刮蹭·,争几句口舌,别人围观了片刻也很快被后面人聒噪着往前走。 渡轮以前往返学校,我们是在厦门旅游客运码头乘船到漳州港码头,有快船和慢船的差别,快船15分钟航程,慢船是30分钟。快船是游艇,慢船虽不比快船漂亮,却也比这长江的轮渡船只大得多。白天多是快船行驶,晚上是慢船。快船坐着舒适,慢船却能吹着海风,欣赏厦门岛和鼓浪屿的美丽夜景。我想,不过多少年后,我们还是会想起摆渡我们来往学校的船只,还有烙在心里的大海。 厦门旅游客运码头九江渡口连接着县道,我需要沿着县道骑行十几公里,直到长江大桥下。十几公里的县道两旁种着杨树,还有风吹出一层层涟漪的稻田,还真像是家乡的景象。以前无数次想过离开家乡,去远方的城市,去看家乡看不到的景,结识很多很多的异乡人,过着他乡的生活,吃着他乡的食物。但对家乡想念会在自己孤独无助时变本加厉,哪怕只是听了几句乡音,也会有知足的感觉。 九江长江大桥刚好在维修,只允许非机动车辆上桥,于是大桥变成了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的大桥。大桥下是铁轨,鸣着长笛的火车咣当咣当地驶过,沿江建了几栋仿古建筑。画面里出现了翘起飞檐的传统建筑,壮观恢宏的长江大桥,宽广悠长的长江,拖着长长车厢的列车,这必然会受摄影师青睐的一个摄影圣地。 九江长江大桥5老妇的劳碌这时的我依然不晓得如何调节变速器,上坡还是有些费力,但也不至于太难。桥上电动车、摩托车很多,而像我们这样人力车还真少见。一位佝偻老妇,头发已花,双鬓已斑白,蹬着三轮车,车子里有些杂物,一点点往前骑。 我从她身边经过,看到她满是皱纹的倔强而坚定的面庞,忽然觉得她比刚才看到的要高大的很多。我不知道她是有怎样的家境,也不知道她已是七八十岁的年纪还在为什么劳碌。 跨过这座桥就是湖北省等我年老以后,华发鬓白,若还在辛勤劳碌,我希望是为爱的人劳碌,为她添一件她不舍得买的衣,带她去看落日夕阳,讲那些年轻时候的故事。人会老得很快,快到我们不曾发觉。大黄狗老死在门边,门口的意杨树也从幼苗长成遮盖夏日艳阳的大树,西边裹着小脚的老太太埋进土里也好些年了,东边那个小时候流着鼻涕的小男孩前两天刚结了婚,京杭大运河边那些八十年代的旧厂房也不见了踪迹,成了高楼耸立的住宅小区。 这才是离家后四五年而已,我也找不到曾一起走过的巷子,吃过的饭馆了。人老得会很快,特别是熟悉的变成了不熟悉之后,心就落在了过去,再也回不来了。人一旦开始了回忆,也就开始了变老。 6湖北人民欢迎您及至桥头,见广告牌上书写着:湖北人民欢迎您。此时,我的鞋子也坏了,成了鳄鱼嘴。年7月23日,骑行第十五天,抵达湖北省。 湖北人民欢饮您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