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 又到防汛关键时期。 现在已经有10多年基本上未防汛,很多人对防汛没啥概念。楚人对这个可是有切身感受。年、年,真是洪水无情。 对于整个皖南而言,有一个关节点对防汛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总闸门,这就是陈村水库。 陈村水库(又名太平湖)主要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部分位于宣城市泾县境内,电站大坝位于泾县桃花潭镇的青弋江上,水库南距黄山区城区18公里,距黄山风景区30公里,北距九华山风景区20公里,西距石台县城公里,东距泾县县城50公里,既是安徽省境内唯一完整的中央直属水库,也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 控制着青弋江的咽喉皖南山区的河流(比如青弋江、秋浦河、徽水河、舒溪河)都属于雨源型河流,也就是说,这些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 由于地理走势,这些河流基本向东、向北流,汇入长江。因此,短时强降雨,就成为皖南地区防汛的考验。 如果把整个皖南比做一个漏斗的话,陈村水库卡在漏斗口咽喉部位,而芜湖处于漏斗的最底部,整个漏斗管子就相当于青弋江。 对于每个城市而言,防汛的诉求也并不相同。比如说,黄山则希望陈村水库向下泄洪,而芜湖则希望关键时刻,陈村水库能把水顶一顶。 因此,陈村水库的防汛调度十分关键。这也就是前面为什么说是安徽省唯一完整的中央直属水库。虽然处于宣城市泾县境内,但管理上属于中央和安徽省,宣城市、芜湖市、黄山市只能服从水库调度。 段子当年安徽和江苏省共同在淮河至洪泽湖一线共同防汛。眼瞅着要淮河沿线要破圩,国家防指紧急命令两省各自炸开一个缺口,进行泄洪,以保障京沪线畅通及主要城市的防汛压力。 皖苏双方约定一个时间点,准备同样的炸药,准备炸圩。时间到了,安徽人民点燃了导线,圩口一破,数万人口家园尽失。而江苏那边却纹丝未动。一查,江苏那边炸圩的导线没引着,耽误了办个小时。而圩口一破,洪水尽留安徽境内,江苏的防汛压力顿减。 古镇永存水底因为当年修建陈村水库,有许多古城、古街、古村落被淹没在烟波浩渺之下。年,为建设陈村水库,广阳古城和龙门古镇在居民迁出后淹于水下。 在最广阔处的明镜地段水下,有一座广阳古城。据相关史料记载,广阳古城始建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前年),原名陵阳,是陵阳县治所在地。东晋时,为避晋成帝皇后名字而改名广阳。到南北朝时的梁朝,广阳县更名为石埭县,广阳城作为县治所在地仍名广阳。到年3月石埭县撤销与太平县(今黄山区)合署办公之前,除南宋短期变更外,广阳古城作为县治的历史有年。 广阳古城物产富饶,水陆交通便利,自古就是皖南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曾有“小秦淮”之称。到明代有5座砖砌城楼,东、西城门各设一座水关;清乾隆二十九年时丈量,城高一丈六尺、厚三尺,周长三里多;民国时,城区面积近一平方公里,到解放前夕仍存有文庙、五猖庙、城隍庙、城楼、古塔、祠堂等明清古建筑。 距广阳古城不远处,是太平县的龙门古镇。明清时期,广阳和龙门一带是黄金水道和商埠码头,舟船如梭、商贾云集。李白曾到过龙门渡,在《别韦少府五言》及《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等诗篇中,对龙门、东亭、陵阳大加称赞。 能容纳多大的压力?能蓄多少水是防汛最关心的事情。 陈村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27亿立方米,相应库区面积.3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龙窝湖面积。蓄水能力还是非常强的,21小时之内,降雨量不超过毫米,这对于陈村水库而言也就是小菜一碟。但皖南山区水系除了一部分流向新安江以外,基本都是汇入陈村水库,然后向下流入青弋江。 陈村水库坝高米,正常高水位米,汛期限制水位米。即使是是水位超出坝高,大坝也安然无恙。 但是上游的黄山市却不愿意看到高水位的景象,甚至在水位超过米以上,就难免坐卧不安。 青弋江是防汛的重点“上河不欠下河债,欠了债还得快”,这是一句圩区百姓口中广泛流传的俗语。 在洪水泛滥的年份,至少有个流量的洪水要经过青弋江、水阳江和漳河流域,而这三条河流的通水能力只有立方/秒,剩下的洪水将会在“三江”流域的各个圩区之间四处奔窜。 芜湖位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整个芜湖市实际上是处于水平面以下的城市,长江大堤应该说现在是固若金汤,而青弋江就成为防汛的重点。 为了不让洪水乱窜,芜湖市几代人的梦想,就是青弋江分洪道工程。说白了就是把青弋江原本由从宝塔根这一唯一出口,引导到漳河等处,多几个出口,就减轻了芜湖市区的压力。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位于芜湖市境内,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治理总布局中的重要骨干工程。分洪道总体路线为:进口始于上潮河河口,经马元村上,裁弯取直,在华一村汇入上潮河,沿上潮河,经十连圩进入白了滩,裁埭南圩弯段,经南陵大桥,在三埠管处汇入漳河,沿漳河下行,在石硊圩处裁弯取直,经连河圩两汊,沿漳河在澛港大桥处汇入长江。 本回书着落于此,欲知还有何等消息, 君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