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118619.html

花园口古称桃花浦,明朝时期,此地修有一座方圆多亩的花园,种植四季花木,终年盛开不谢,引远近男女游客络绎不绝,是无数驴友雅士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后来,黄河改道,洪水滔天,往日的花海变成了人间炼狱,而黄河的决口处,便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花园口,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

花园口决堤资料图

年6月,日军在占领了南京后开始继续西进,企图进一步侵占河南和陕西等大片平原地带,受徐州会战形势所迫的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决定“以水代兵”,于是下令炸开了花园口处的黄河大堤。顿时,从花园口决堤的黄河水一泻千里,吞没了大量日军,尤其是使日军机械化部队陷入泥潭,寸步难行,徐州会战便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了。

陷入泥潭的日军机械化部队

花园口决堤虽说暂时迟滞和封堵住了日军向前推进,也看似达到了一种战略目的,但是以对老百姓造成的伤害和灾难却是巨大的,而这样的做法,对于与国民党持不同意识形态的共产党人来说,是坚决反对的。

在花园口决堤之时,郑州已处在日军第十四、第十六两个师团的夹击之下,一旦郑州被占,不仅平汉、龙海两条铁路线将被切断,更重要的是,日军可以沿陇海线西进,直接攻取洛阳和西安。由此,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在这片偌大的平原上可以畅通无阻、长驱直入,进而窥伺汉中,逼近中国的整个大西南。

花园口决堤后被阻的日军

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中国统帅部把本该由军人承担的责任全部压在了老百姓的身上,做出了一个在今天开来几乎等同于同归于尽的反人类决定:掘开黄河大堤,阻止日军前进。而实际上,这一惊人的决定也并非临时起义,而是酝酿了很久。

根据晏勋甫回忆:早在年,中国方面在制定未来对日作战方案时,就已考虑到一旦日军逼近郑州可以采取的应对方案。其一是把郑州付之一炬。其二是掘开黄河大堤。在年秋,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也曾建议用黄河作为“最后战线”,决堤造成“人工泛滥”以遏制日军攻势。而且,这一方案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反复被人提及,用以“渡过此种难关”。

花园口决堤后的日军

诚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想打赢一场抵御外辱的战争,必然要草木皆兵,可是谁能想得到,就连我们的“黄河母亲”在那个时候也会成为“杀人的工具”,而且几乎是杀敌一千,自损亿万般的惨烈。不过,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抗日战争的艰难程度。

当时,执行决堤任务的是刘和鼎的第三九军,决堤的地点最终决定为花园口。

在决堤实施前,曾遭到当地农民的激烈抵触。不过,在那个时候,国民党的军队在执法的时候,根本不用考虑什么社会影响和政府公信力,更不会害怕被曝光,被数亿网民声讨。所以,在第三十九军新八师师长蒋在珍的指挥下,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很快就赶走了抵抗的农民。

紧接着,刘和鼎军长选出八百名强壮士兵,分五组昼夜轮流掘堤。坑道掘好后,将炸药放进数十口大水缸内,深埋地下,然后又调来一个炮兵连,在炸药和炮弹地下地上的轮番轰炸爆破下,花园口决堤处涌出的合水如注,翻滚成惊天巨浪,一泻而下。

随着黄河水的汹涌南下,沿途的乡村和城镇顿时变为一片汪洋,在10几天的时间内,狂泻千里冲进了洪泽湖和大运河,并一路将淮河两岸全部淹没,就连蚌埠和宿县一带都变成了泽国。

滚滚的黄河水在豫皖苏三省形成了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浑黄水障。日军的两个师团如方案中预计的一样被困,在黄河水的中心地带,有大批日军被洪水卷走淹死,大量的重型装备陷入泥潭最终被毁。与此,徐州会战告一段落,中日两军隔着泛黄区形成对峙。

花园口决堤后的黄泛区

此举,虽说是消减了中国军队的的压力,但却也让沿途的普通百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从此有了“黄泛区”这样一个专用名词,以至于在数十年之后,黄泛区的善后工作都一直还在持续,但关于那片广阔土地所遭受的战争巨创,以及这样的做法到底该不该取常常成为后世反复评说的争议性问题。

因为花园口决堤,使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市将近万民众受灾,万百姓流离失所,上千万亩良田被淹没,因此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花园口决堤后被淹没的村庄

据第三十九军参谋处处长黄铎五回忆:

当局虽然也有安置居民的计议,实际徒托空言,到时只不过乡、保长们催促迁移罢了。仓促迁移,谈何容易,故迁徙者寥寥无几,一转瞬间,无情的洪流滚滚而来,哪里逃避得及。有的爬上屋顶,有的攀登树梢,一时嚎哭呼救之声杂成一片。过了两天,我陪同长官部派来的人视察黄泛情况,那一望无际的浪涛中,只能见到稀疏寥落的树梢在水面荡漾着。起伏的波浪涓流着木料、用具和大小尸体。孩子的摇篮随着河水漂浮,还可以断续地听到啼哭声,全家葬身洪水者不知凡几,甚至有全村、全族、全乡男女老少无一幸免。

在花园口决堤中死伤的中国居民,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据说有89万人死于非命,但是他们确实实实在在被动地、甚至是毫不知情地为抗日战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黄泛区作战的日军

在抗战最为艰难的徐州会战中,中国曾面临着两难抉择:首先是中原沦陷、继而导致整个大后方沦陷、中国被亡国;其次是炸开花园口保住中原。

在这两个糟糕的选择之间只有“两害取其轻”。但当时,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89万人,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所杀中国军民的三倍,占八年抗战中中国损失的万人口的2.5%,而日军伤亡只有多人,花园口决口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

而这样的牺牲和人为的灾难到底值不值得呢?这是一笔没法算清楚,也没有人能够算清楚的账,但这本账却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无比清晰。

花园口决堤后的黄泛区

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或者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似乎都是难以理解当时统帅部的这个决定,但是在那样一个国破家亡的悲催时期,人的生命往往成为了最容易被忽略的东西。

花园口决堤毕竟是国家之殇、民族之殇。所以,我们现在若是回过头来继续评价它的对错,或许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不知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