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交汇点讯9月15日,宿迁市宿城区召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扬镇、埠子镇、龙河镇三家单位就自身发展历程进行发布。

干成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攻克了一大批“啃骨头、拔钉子”的难事,办成了一大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高水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年来,中扬镇发展交出了一份水韵含香、厚重提气、亮点纷呈的“成绩单”。

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11.54亿元增长到年末的25.53亿元,年均增长12.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6万元,是年的2.13倍。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年均增收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亿元,增速位居全区乡镇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8亿元,总量位居全区乡镇第一。

实施新型农村社区“智慧党建”工程,构建“+V”网格治理体系,形成了基层治理“中扬经验”。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出保护耕地和保障民生的“双赢”路径。

1.4万低收入人口全面脱贫,13个经济薄弱村全部出列,村集体年均收入达70.22万元,经济强村占比达76.9%。累计建成安置小区7个,余户搬迁群众过上现代生活。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争取资金万元新建中扬初级中学新校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群众看病门诊和住院自付费用分别下降26.68%、18.78%。

全面取缔洪泽湖非法采砂,户渔民上岸安居,洪泽湖水域禁捕退捕全面完成,省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投入余万元完成繁荣路、安居路等9条镇区道路提品,“七纵五横”交通构架基本形成。累计建成Ⅲ类以上公厕12座,新建生态停车场4个,改造农贸市场1个,投入万元建成的成子湖文体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网红打卡地”。镇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累计净增耕地1.0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68.1%,全区第一。累计建成优质(稻麦)面积达6.79万亩,粮食总产量全区最高。水产养殖面积达4.5万亩,年产“四大家鱼”5万吨、螃蟹吨、小龙虾和青虾吨。“中扬小龙虾”“中扬青虾”荣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虾之乡”品牌愈加响亮。

以吉龙为龙头的休闲运动用品产值突破1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万美元,位居全区乡镇第一。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区前列,污水管网“十必接”工程全面完工,退圩还湖工作全面启动。

近年来,埠子镇“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新型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信息化为赋能”,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实现“工业提质、农业增效、城镇化提速、民生提优”四大发展。

年末,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值从年的14.1亿元增加到16.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开票额增加到15.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0年持续增长,年突破20亿元大关。

五年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投资1.1亿元的疆北大叔建成投产,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双胞胎饲料、华美建材开票销售实现超2亿元。累计盘活低效用地.83亩、闲置厂房1.2万平方米和企业5家,园区实际利用效益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先后实施大西、杜楼、古庄、新发等村居搬迁工程,新建亲亲家园、蚕桑人家、金山家园等农民集中区,累计改善住房群众户,户“四类重点”人群、13户特困群众全部实现住房托底保障。绿蔬苑农业、硕美科技等3个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近三年,新建果蔬类示范基地6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个。调整农业产业亩,建成各类设施农业亩,新建家庭农场26个,建成连片设施蔬果种植面积0亩,发展蚕桑种植3亩,蚕桑村率先实现“蚕桑产业特色村”。全镇14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超20万元,实现“家门口”就业余人。

镇区“三纵三横”路网融合工程相继建成,垃圾分类覆盖率%,镇区污水收集全覆盖,群众生活环境日益整洁。苏北乡镇首家幸福蓝海影院投入运营。全镇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3个区定经济薄弱村,户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摘帽,在全区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投资万元的埠子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全面完工,有序推进文化艺术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挂牌成立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15个,获评“全国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近年来,龙河镇综合实力不断攀升、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高标准规划、高规格建设龙河机电装备智造产业园,完成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实施电力集中整修、雨污水管网改造、尾水湿地公园建设等惠企工程。深度盘活低效工业用地余亩、闲置厂房4万余平方米,实现变“闲”为“宝”。对已征收地块,提前收储和办理各类手续,确保实现“项目落地即开工”。全力招引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先后招引10亿元重大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新增省高新科技型企业3家、三星上云企业8家、股改上市企业2家,目前园区规上企业达21家,规上工业开票销售突破10亿元。

全方位建设“小而精、小而全、小而美”的功能镇区,布点“一校一场四中心”建设,完成“四横七纵”路网新建改造,有效扩大龙河小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将军里特色街、龙华大街和国省干道沿线建筑全要素改造,形成独具特色的“苏风徽韵”建筑风貌。改造提升朱瑞故居,打造红色街区,启动“一带两园”建设,打造魅力十足的苏皖边界小城市。

高效农业面积突破2万亩,先后获评中央农业产业强镇、省级“菜篮子”工程及上海蔬菜外延基地称号,“罗圩香茄”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蔬菜类品牌。

建设农房改善项目5个,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扎实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整治措施,加速推进污水管网“十必接”工程,安装污水管网10.2公里,实现主管网全覆盖,整治修复主要生态河道17条,确保河塘岸清水绿。

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途径,形成将军里社区“红五+”、联伍社区“强村四带”、和平村“十好”等一批支部工作法。依托71个网格,统筹管理网格内党的建设、司法综治、安全生产、公共服务等工作,实现基层治理更精细。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镇27个村居实现阵地全覆盖,组织“双百艺术团”“泗宿艺术团”等基层文化巡演队伍开展文化巡演,惠及百姓20万余人次,让党的理论教育更加“声”入人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史伟

编辑:孙旭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