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是() A.打烊∕安然无恙愠色∕不瘟不火 B.倏地∕一语中的粳米∕不经之谈 C.偌大∕举重若轻剽悍∕彪形大汉 D.谥号∕溢美之词复辟∕不无裨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坐镇渲泄和盘托出言简意赅 B.迁徙脏款一鼓作气食不裹腹 C.震撼脉搏美轮美奂羽扇纶巾 D.重迭针贬出奇不意金榜提名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青岛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③像其他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营造即使╱也B.应对创造即使╱也 C.应付创造尽管╱但D.应对营造尽管╱但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全球纸浆价格的上扬和用纸量的增加,造成了当前洛阳纸贵的局面。 B.某省领导仅在一年之内就贪污公款上千万,这件事实在耸人听闻。 C.据报导,去年这个市GDP高达多亿元,而且还有继续发展上升的趋势,同级市难以望其项背。 D.安倍必须悬崖勒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用实际行动反省参拜靖国神社的危言危行,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A.假如是现在,老师虽然没见过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的。 B.当今社会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古城淮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洪泽湖、铁山寺、明祖陵、周恩来故居等名胜古迹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7.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④落叶飘摇而下。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⑤②④③①B、②④③⑤①C、②④③①⑤D、⑤①②④③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京味儿十足,代表作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C.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 D、《哈姆莱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 9.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求职书和自荐信的重点都在于“荐”,所以介绍内容均应客观现实。 B.事务性通知在结构上必须采用条款式,在内容上务必把通知事项写清楚。 C.请假条可以事前写好,也可以允许事后补假条。 D.计划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0.对古诗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A.诗歌以火山、赤亭起句,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的精神。 B.“岂能”故作反问,暗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 C.全诗基调慷慨激昂,尾句更是豪气冲天,但依然掩饰不住难舍的离情。 D.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 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6小题。 (一)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琳克洛德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滑在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赫兹时,屏幕摸起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年第1期,有删改) 1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是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才可能以假乱真。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得……” 鲁迅先生生的病,刚好了一点,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大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 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的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筒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 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我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 那天下午要赴一个筵会去,我要许先生给我找一点布条或绸条束一束头发。许先生拿了来米色的绿色的还有桃红色的。经我和许先生共同选定的是米色的。为着取美,把那桃红色的,许先生举起来放在我的头发上,并且许先生很开心地说着: “好看吧!多漂亮!” 我也非常得意,很规矩又顽皮地在等着鲁迅先生往这边看我们。 鲁迅先生这一看,脸是严肃的,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着我们这边看着: “不要那样装饰她……” 许先生有点窘了。 我也安静下来。 鲁迅先生在北平教书时,从不发脾气,但常常好用这种眼光看人,许先生常跟我讲。她在女师大读书时,周先生在课堂上,一生气就用眼睛往下一掠,看着他们,这种眼光是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曾自己述说过,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时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我开始问:“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这些事情呢?” “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 “什么时候看的……” “大概是在日本读书的时候……” “买的书吗?” “不一定是买的,也许是从什么地方抓到就看的……” “看了有趣味吗?!” “随便看看……” “周先生看这书做什么?” “……”没有回答,好像很难以答。 许先生在旁说:“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 (节选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14.根据文意,下列对鲁迅先生的服饰美观点理解有误的是() A.鲁迅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 B.穿衣服时要考虑到体型特点,可以利用视觉偏差加以矫正。 C.一个人的服饰打扮要与场合、气质相协调。 D.年轻的女士不宜穿短筒靴子、系绸布发带。 15.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突出表现鲁迅先生脾气倔,爱训人,爱憎分明,有很强的个性。 B.作者运用插叙补充介绍鲁迅先生的有关情况,扩大了作品容量。 C.说明鲁迅的严肃和认真是一贯的,许先生对此非常了解。 D.写出了鲁迅丝毫不掩饰自己情感态度的特点,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16.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具有较高的审美眼光,对自己的衣着也很在意,所以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作者视角独特,通过日常琐事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很生活化、很人性化的鲁迅形象。 C.通过具体的场景揭示出鲁迅具有好客健谈、心细如丝、阅读面广、有生活情趣等特点。 D.节选的文字主要采用了人物对话的形式,语言风格质朴自然,而又生动活泼。 三、(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B、瞋目视项王(睁开眼睛)C、项王按剑而跽曰(长跪)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18、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项王按剑而跽曰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④若属皆且为所虏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头发上指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拔剑撞而破之D、沛公今事有急20.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出场说的两句话虽起势平淡,但却显现出樊哙的“勇”,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智勇双全”的性格展示垫铺了基础。 B、“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泄露出项羽内心的惶恐而惊慌,同时也有力地反衬、烘托了樊哙的威。 C、这段作者笔法虽简尤繁。从正面,也从侧面;写言行,描神态;示其忠,叙其勇,状其威,言其壮。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 四、(本大题3个小题,共10分) 21.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3分,任选三句) (1)清风徐来,。 (2)吾所以为此者,。 (3),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4)但我不能放歌,。 (5),俯首甘为孺子牛。 22.阅读材料,概括主要信息。(3分) 近日,国内一所大学的影视传媒学院成立。被聘为该学院教授的某明星在微博上透露,自己没上过大学,对做教授很惶恐。对此,网友们也有话说—— 清新:明星们还是先教好自己的孩子吧。小文:好开心我一定要努力考进去,做偶像的学生。abc:美国明星有当总统的,但没有做教授的。基辛格曾想到某大学当教授,被该学校的校长一口回绝。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一封信的开头部分,请指出其中的四处用语不当之处,并改正。(4分) 尊敬的老师: 您好!收到您冒昧惠赠给我的大作,心里十分高兴,连夜拜读,如在海滩上捡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您嘱咐我给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敬请宽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5个小题,共15分) 阅读下文,完成24-27题。 诗意的生活 俞敏洪 ①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用厚厚的尘埃把我们心中的这块圣地封闭了起来,而远离诗歌的我们变得日渐庸俗,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但在我们心底深处,诗歌这片圣地却永远不会消失,只要一有机会,它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一夜之间就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怀有诗意,就已经达到了诗的境界;而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意的生活。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情感升华为美好情感的过程。只要我们愿意,诗意总是可以找到的。 ②什么是诗意的生活呢?在学校里,如果除了每天在教室里听课、在图书馆看书之外,除了匆匆穿行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之外,你也有过躺在草坪上看白云飘过的时候,也有过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池塘边发呆的时候,也有过在黑夜里被教室的灯光所感动的时候,也有过春天看枯草泛绿、秋天叹秋风落叶的时候,也有过枕靠在床上就着昏暗的床头灯捧着自己心爱的书舍不得放下的时候,那你就已经有了诗意的生活。在工作或生活中,除了朝九晚五奔波忙碌之外,你也有过在办公桌上放一盆绿色植物并细心养护的时候,也有过抬头眺望夕阳正慢慢地下到山那边的时候,也有过轻轻哼唱自己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放松心情的时候,也有过喝上一杯咖啡让自己的想象随着咖啡的芳香一起飘飞的时候,那你也已经有了诗意的生活。诗意的生活不是刻意去寻找的,而是这样一种能力——身处琐碎的日常事务却不被日常事务所淹没,总能在不经意间抬头看一看天空,想一想远方,做一做白日梦。很多人陷入世俗事务的纠葛中,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跳进水中一样,除了痛苦的挣扎和绝望什么都没有。而懂得诗意生活的人就像一个会游泳的人,在水中能够悠然自得,既能够和水相融,也能够体会到搏击大海、劈波斩浪的快感。那些懂得生活的人总能够从平凡的日子中找到美好,找到让自己心灵获得营养的诗意瞬间。 ③诗意的生活也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留出一些空白。“留白天地宽”,就像一幅画得太满的画不会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一样,充塞着各种世俗事务的生活也不会给人留下太多的诗意空间。我们需要留白的空间和时间才能活得更加从容,才能释放种种压力达到内心安宁的平衡,而只有内心安宁的人才会拥有欣赏世界上美好事物的眼睛,才能进入诗意的生活状态。《圣经》描述上帝在一开始创造世界的时候就是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工作五天休息两天,表面上看比上帝还会生活,其实不然。我们常常用这两天的时间更加拼命地学习或工作,拼命地联络或应酬来构建所谓的社会关系,往往疲惫之感比工作的五天还甚。还记得小时候很喜欢星期天,因为一到星期天我们就可以在原野上追逐蝴蝶,奔跑撒欢。而现在的一些孩子常常害怕周末,因为周末一到,家长安排的无数课外学习和补习在等着他们,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享受童年。孩子从小的生活就没有了诗意,长大后除了成为工作狂或厌世者,很难成为一个从容生活、有诗意的人。 ④因此,请从这一刻开始,暂时放下手中的学习和工作,关掉电脑和手机,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把脑子里令人烦恼的世俗事务驱逐出去。然后,再睁开眼看一眼窗外的天空,想象窗外的大地,那里鲜花正在盛开,河水正在奔流,百鸟正在歌唱,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在等待着你,等你去寻找一种诗意的生活…… (文章略有删改) 24.第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指代什么?(2分) 25.阅读第①段,请解释“诗意的生活”的含义。(3分) 26.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②段中“懂得诗意生活的人就像一个会游泳的人,在水中能够悠然自得,既能够和水相融,也能够体会到搏击大海、劈波斩浪的快感”一句的理解。(3分) 27.第③段中作者认为:生活要“留白天地宽”,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28.阅读这篇文章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想。(不少于80字)(4分) 六、(本大题45分) 29.按要求作文。 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先贤的生活,令你神往;现实社会中,总有一些感人的生活,令你难忘;大千世界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给你生活启迪……人生旅途,五彩纷呈,人总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请以“像那样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词或短语,不少于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C B C D B C 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11 12 13 答案 A B D 题号 14 15 16 答案 D A A 三、(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7 18 19 20 B D A D 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 四、(10分) 21.补写出下面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共3分) ①水波不兴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⑤横眉冷对千夫指 22.(3分) 参考答案:大学聘明星做教授,网友看法不一。 23.(4分,每空一分) (1)“冒昧”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行为。 (2)“捡”是口头语,用在这里显得不庄重,改为“拾”。 (3)“八斗之才”拾赞颂别人很有文学才华,不能用来形容自己。 (4)“宽恕”是宽容饶恕,这里用词太重。 五、(本大题5个小题,共15分) 24.比喻,诗歌这片圣地。 25.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情感升华为美好情感的过程。 26.答案要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懂得诗意生活的人能够从平凡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发现美、享受美,让自己的心灵获得营养,从而感受生命的充实和快乐。(意思对即可) 27.充塞着各种世俗事务的生活压力太大,生活有留白的空间和时间才能活得更加从容;生活有留白的空间和时间,才能释放种种压力达到内心安宁的平衡。(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28.示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名、被利、被无聊之事(如迷恋游戏、迷恋网络、忙碌应酬等)消磨了许许多多的美好时光,因此,我们不能被世俗事务的繁琐生活所困扰,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让我们诗意的生活,充实我们美好的人生。 六、写作题(45分) 29. 一类 (45-37分) 二类 (36-27分) 三类 (26-0分)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45-43 42-40 39-37 36-34 33-30 29-27 26-19 18-10 9-0 立意新颖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 语言生动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结构混乱 语病较多 说明:①不写题目扣2分; ②不足字,每少50字扣2分; ③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 ④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不能进入一类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