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国大陆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虽然都是炎黄子孙,但不同省份、不同区域之间受历史文化、地理地貌等因素影响,各省份之间多少会存在一定差异,大致距离越远,风土文化差异更大。有人说,江西与湖北、湖北与湖南、山西与陕西等省份之间像一对“双胞胎”省份,其实,最像一对“双胞胎”省份的却是安徽与江苏。

安徽与江苏同出一源

如果从行政区划角度看,安徽与江苏最早设省时间为康熙六年(年)拆分江南省,后清乾隆《清一统志》从法律层面正式确立。而安徽与江苏在未设省之前,属于清康熙初年的江南省,如果再继续往前推算,明朝时属于南直隶。江南省大致范围包括安徽、江苏、上海、江西婺源、浙江嵊泗、湖北英山等地,当时江南省是清朝最富裕的地区,仅赋税江南一地就占了全国三分之一,而且在科举考试方面,江南省上榜人数占全国一半,因此,才有了“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南京

有人说安徽与江苏同属一地,也就是明朝至清初时期(近年),时间并不长,但如果从行政区划角度固定下来,这段时间却是两省版图确定的重要时间节点。元以前,安徽与江苏所辖区域基本处于分散状态,比如当时安徽与江苏两省江北地区属于河南江北行省,两省江南地区属于江浙行政。因此,安徽与江苏两省同出一源并没有非议。

合肥

安徽与江苏,省名来源方式相似

年江南左布政使改名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名来源于安庆府与徽州府首字作为省名。而江南右布政使改名为江苏布政使司,取名则来源与江宁府与苏州府首字为省名。也就是安徽与江苏都是有辖区内的重要州府命名。从命名上看,安徽与江苏的省名,更有区域内涵和历史意义。

徽派建筑

水文地理相似

安徽与江苏两省版图非常相似,都是东西较窄,南北较长,呈竖条状分布于东西两侧。长江、淮河穿越两省,将安徽分为皖南、皖北、皖中,将江苏省分为苏南、苏北、苏中。除了安徽皖西地区有大别山脉之外,两省长江以北多以平原为主,而两省江南地区环境差异较大,安徽丘陵居多,生态环境优美,江苏则是河网密布,鱼米之乡。同时,安徽省境内有巢湖、南漪湖,江苏省内有洪泽湖,太湖,都属于我国较大的淡水湖。

人文风俗相似

皖北与苏北以面食为主,语言上说北方官话,两地民居风格相似,苏北与皖北在一起,交流无障碍,性格上也比较豪爽、大气。皖中与苏中地区,米面混吃,偏北多以面食,偏南多以米饭为主,语言上说江淮官话,这片区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皖南与苏南地区,以米饭为主,气候相似,气候温润、水源充足,两地多以吴语为主,但历史上皖南地区受太平天国战乱影响,人口损失较大,使得河南、湖北、江西以及江淮地区移民涌入,在语言也比较杂,相比苏南语言更加统一,略有差异。苏南、皖南地区的人比较内敛、秀气,善于经商等优点。

苏州

安徽与江苏经济差异较大

江苏东临沿海,距离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较近,区位优势明显强于安徽。而且历史上,江苏境内有大运河穿境而过,沿江、沿河城市较多,商贸发达,使得江苏部分城市基础明显好于安徽。特别是,近现代江苏对外开放较早,使得江苏经济领先安徽很多,年江苏实现经济总量亿元,人均GDP元,总量全国第2名,人均全国第3名。而安徽省年实现经济总量亿元,人均GDP元,总量全国第11名,人均全国第13名,安徽与江苏之间的差距悬殊,大相径庭。

芜湖

近年来,随着安徽整体被纳入长三角规划范围,从科技转化、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政策保障等方面,安徽全面对接,主动融入,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黑马”安徽,正以加速之势,追赶苏浙。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