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洪泽湖古堰,又名洪泽湖大堤,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至清乾隆年间方建成。它北起淮阴区马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全长67公里,全部用石料人工砌成,是中国古代重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并称“堰中双雄”。 洪泽湖大堤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公元年),由广陵太守陈登主持建筑,初为30里,始称“高家堰”;明永乐年间,河漕督运陈瑄在武墩至周桥之间兴工修堤;明万历年间,总理河漕潘季驯将大堤延筑至蒋坝。至此,洪泽湖大堤基本建成。 从明万历八年(公元年)起,洪泽湖大堤的迎水坡就开始增筑直立式条石墙护面,时称“石工墙”,历经明清两代年形成规模。石工墙使用千斤重的条石及糯米石灰浆砌筑,共用条石6万多块,且规格统一,筑工精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高超技艺。洪泽湖大堤的筑堤成库规划和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石堤全长百余里,雄伟壮观,蜿蜒曲折共弯,犹如“水上长城”。长堤沿线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高良涧青龙庵、三国时大将邓艾饮马池遗址、九龙湾、周桥大塘、乾隆御碑、滚水坝、黄罡寺、三河闸等。 洪泽湖大堤在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其建造历史虽然比都江堰晚多年,但它工程之浩大(40里)、效益之深广(灌溉亩良田)都超过任何古堰,所以它又是一座天然的水利历史博物馆。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多次加固,其中规模比较大的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年的全面检修,并在石工墙前加筑石戗。分别建造三河闸和高良涧闸,并在三河闸下开挖长达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二河闸下开了长达公里的淮沭新河,沟通淮、沂、沭流域并入海,初步解决了淮水入江、入海的出路问题,又使洪泽湖成为苏北地区的湖泊型大水库。 —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工程,拆除老石工加筑斜坡,从湖里取土在坡前修筑防浪林台,同时扩大入江水道的排泄工程,使排洪流量从不足秒立米扩大到10秒立米,大大减轻了汛期湖堤的压力。 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又进行了第三次大修,即对大堤实行抗震加固。工程重点是高良涧至蒋坝的沙性土层段,在堤后加筑长22.15公里的两级平台,在淤泥层厚又难以清完的九龙湾等堤基段,加筑三级平台,并填平周桥等处有隐患的深塘,基本上清除了堤后各种隐患。 3年洪泽湖入海水道完工后,又彻底解决了几百年来准河的入海问题。被大堤关锁的洪泽湖,可以接纳淮河中上游16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最大蓄泄量可达亿立方米,常年可以储蓄30多亿立方米的水量,使洪泽湖成为苏北地区泄洪、灌溉、航运、城市供水、发电、旅游和水产等综合利用的湖泊。 (来源:《运河故事》) 《干部之友》投稿邮箱hagbz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