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报告文学

???????道洽扶助?泽润山村

——清水河县五良太乡青豆沟村驻村第一书记云文俊

?????????????????高晓梅

?在下乡采访的每一天我都被感动着,思想感情的岩浆像火山爆发一样迸发着,随着我亲身与贫困户、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广泛而深入的接触,听到、看到干部包村扶贫的故事及事迹在新闻媒体上的报道,让我的思想感情实在压制不住来自内心的冲击,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清楚地认识到——谁是相伴贫困户温暖前行、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云文俊(前排右二)带领村委会工作人员调研

初夏季节,我踏入自治区级贫困村青豆沟行政村采访驻村“第一书记”云文俊,追随他道洽扶助,泽润山村一路前行的足迹,走过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走进干净整洁的窑洞,聆听那些摆脱贫困的父老乡亲,讲述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暖心感人的故事。虽没有响彻云霄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感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实实在在为贫困户做的那些琐事,件件都不含糊。村民们交口称赞:云文俊,庄户人的好书记!

??云文俊,这位有着24年党龄、29年工龄的高级知识分子,从呼和浩特市政府机关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放弃了首府优越的工作环境。镇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历时3年,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己任,以贫困为敌,以山村为家,牢记誓言,不辱使命,为贫困乡村打开脱贫致富的新天地,摸爬滚打,全力以处,终于把一场硬仗打成漂亮的翻身仗。

???????欣然接受

?云文俊,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他喜欢阅读英雄人物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踏实肯干的先进人物成为他人生的榜样。他的家居住在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又从村里把年迈体弱的父母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有温柔贤惠的妻子和天使般的女儿陪伴在身边,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

??年的一天,单位领导决定选派他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并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任第一书记,任期三年。是继续当下安稳的工作、清静的生活,还是去条件艰苦,矛盾错综复杂的农村?云文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由于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屡见不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减贫进程和减贫成果,关系着人类减贫事业的成败。

他深知自己作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家庭的支柱,驻村确实存在很多困难:病塌上的老父亲,读高中的女儿都让他难以割舍,自己不是不想去,只是单位和家庭也同样离不开他。但转念一想,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比同时兼顾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盼和时代的召唤更为重要、更有意义、更具挑战。作为共产党员,响应党的号召,驻村开展扶贫工作,正好契合了这三点。

??“既然赶上了这个历史时刻,没有理由不投身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当中。”云文俊思考再三,欣然接受了选派。

??出行时有感而发,特意作诗一首,以此激励自己:

??“华发不改青春志,岁月难泯赤诚心。

??国有急需当挺力,民若困苦尽帮扶。”

???

??????????开启驻村

??年3月28日,是云文俊奔赴脱贫攻坚“战场”的日子,也是被市委组织部精准选派到清水河县五良太乡青豆沟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的第一天。简单的行囊中,夹带着一包包花的种子:金针、菊花、茶花,他要把这些亦花亦菜的种子,播撒在青豆沟村闲置的各个角落,每年春夏,院子里、村道旁、小树下,五颜六色的花次第开放,整个村庄成了花的海洋。村民们随时可以采摘,食用、泡茶,随手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他既要让农村的环境变美,更要让每一寸土地焕发生机,每一份土地效益最大化,让村民们的幸福像美丽的鲜花触手可及。

??这一天上午,云文俊如约来到清水河县五良太乡青豆沟村。村委会在临街的几间旧平房里办公,接待他的是村委会副主任陈有小同志。陈副主任费了好长时间才把锈迹斑斑的“铁将军”打开,他们走进房间,瞬间如入冰窖,只见从门缝里吹进的杂草败叶洒落在尘土覆盖的地面上,随着他们的走动沙沙作响。一桌、一椅、一火炉、一炭桶布满灰尘、墙上挂着一组暖气片,触手冰凉。

??陈主任凭以往接待派驻干部的“经验”,以为他只是来报个到就会回去,不曾想他竟然把所有的行李全部从车上卸下来,准备当天就要住下来开展工作。

??看着驻村第一书记第一天来报道,就要沉下身子驻村工作。这可把没有准备的陈主任犯了难。他只好从附近村民家里借来一块煤,用捡来的半块砖头砸碎,把久未生火的煤炉点燃。随后陈主任陪同他察看了村委会的办公环境、办公设施以及住宿条件。并把村里的情况简要作了介绍,从中得知,这段时间村“两委”的“一把手”全部缺位(支书病休,主任退休),村里的工作主要落在包括他在内的两位委员身上。了解到村委会目前的状况,看到脏乱不堪的村容、村貌,完全超出他的想象。此情此景,让云文俊的心凉了半截,不由得思绪万千:做好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云文俊“驻村”后,开始访贫入户,对基层工作从陌生到熟悉,让他与乡村这片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文俊对乡村建设开始新的规划

????????扶贫要知贫

??进村伊始,通过走访调研、调阅资料,云文俊对青豆沟行政村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青豆沟村位于清水河县东北部,距离县城43公里,距离五良太乡政府17公里,“X”县道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属丘陵缓坡地形。该村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其他民族共同生活聚居的蒙古族民族村。全行政村辖10个自然村,分别是康堡、前阴畔、后阴畔、大库伦、后沟、碾房沟、前窑、七墩窑、波波代和达赖哈达。占地总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其中采用滴水灌溉技术灌溉耕地亩),机电井29眼,人均耕地10亩左右,林地面积亩,牧草地面积亩,鱼塘13个,水域面积近亩。

??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清乾隆年间,蒙古族在这里居住并取名“五良什太”,汉译为“有杨树的地方”。青豆沟村委会所辖10个自然村位于五良太乡东北方向。该村的主要特点:一是该村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其他民族共同生活聚居的蒙古族民族村。二是丘陵缓坡地形造就了它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集农、林、牧、渔为一体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人均耕地、草地、林地、水域面积都很高可发展多种产业经营。

???云文俊深知驻村“第一书记”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也知道自己肩上的胆子很重、压力很大。青豆沟村作为自治区级贫困村,其显著特征是青豆沟村虽然农牧业先天优势较好,但现阶段两委班子不健全,阵地建设不完善,村两委班子和村民普遍对党的政策了解不够具体、不够深入,基础设施不完备,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委会缺乏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和驻村生活的必要条件,村民的集体意识淡泊,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懒惰、贪图便宜的思想较为严重。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人,贫困人口比例较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青豆沟村脱贫攻坚的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其它各项工作的落实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这一现实,如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是他日思夜想急需解决的问题。

??云文俊逐一梳理,逐项研究,综合考虑青豆沟村的发展思路。应该按照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坚决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驻村工作条例,结合青豆沟村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开展驻村工作。要打好脱贫攻坚“歼灭战”,就要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云文俊与村干部沟通,要扶贫就要知贫。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休闲娱乐等场所与村民唠家常,甚至在不影响村民休息和劳作的情况下,入户盘坐在村民家炕头上与村民唠家常。通过唠家常,在村民不经意间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了解村“两委”的履职尽责情况,了解在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村情民意、村民的诉求。通过受访者家庭生活状况的逐步改善,从纵向进行对比;通过与其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从横向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潜移默化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把青豆沟村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村民能够听得懂的方式宣传到村民当中,力求家喻户晓,切实让村民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坚定信念。

??通过深入细致的走访,云文俊掌握了青豆沟村的实际情况:缺思想、缺理念、缺信心、缺资金、缺技术和缺人才。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人;未脱贫人口有2户5人,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因残。他们平均年龄60岁以上,大多失能、若能、处于“无业可扶、无力可扶”状态,贫穷不是他们的错,扶贫不是救济,引导和帮助他们跳出固有模式,开阔思路,与时代同频、与国策共振,在国家帮扶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摆脱贫困才是根本。同时,他要求工作人员下村扶贫不能让贫困户感到没有尊严,要做到尊重对方。他制定制度规范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员的行为。

云文俊(右二)向村民解读扶贫政策

??针对入户走访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入户走访行为守则》。即: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入户走访要态度随和,要尊重贫困户;不能拉着贫困户摆拍照相;不能有居高临下的姿态;不能有救世主的姿态;不能有看不起贫困户的神态;不能有恩主心态;不能有敷衍塞则的行为;不能有不耐烦的神色;更不能批评指教贫困户。入户的目的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制定策略,精准施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员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把各自的手机号和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