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咱大江苏的地理分界,你的脑海里是不是会立刻浮现出苏南、苏北、苏中三大版块? 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一经济地理版图会被重塑?! 因为,当经济发展进入要素分工的新阶段,就要打破三大板块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 不再把地理界线,而是把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功能定位等作为划分区域发展的主要依据。 就在年5月,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提出“1+3”功能区的战略构想,这是推进江苏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究竟什么是”1+3“? “1”是指扬子江城市群; “3”分别指连盐通一线的沿海经济带,宿迁、淮安为主,包括苏中部分地区的“三湖”生态经济区,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 再具体化一点,这些都涵盖了哪些地区? 扬子江城市群:涵盖江苏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沿江八市。 连盐通一线的沿海经济带:涵盖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江苏沿海城市。 以宿迁、淮安为主,包括苏中部分地区的“三湖”生态经济区:涵盖宿迁、淮安以及苏中北部围绕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的部分地区。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涵盖江苏、山东、河南、安徽20个设区市,97个县(市)。江苏范围内包括徐州、宿迁、连云港、淮安和盐城。 “1+3”功能区画个圈,江苏各市都能在里面找准自己的位置。而这些,又和普通江苏人有什么关联呢? 是不是已经解开了你心中的疑惑呢?其实,高大上的“1+3”功能区战略,与每位江苏人息息相关! 我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梯度差异仍然较大。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省委、省政府的一个重要战略意图,就是要打破三大板块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使苏南苏中进一步融合起来,形成更为强大的经济增长核,更好辐射、带动和支撑包括苏北腹地在内的其他区域发展。 ——李强书记今年6月20日在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交汇点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