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泽湖渔鼓季大相摄

6月10日,在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江苏省淮安市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演活动在洪泽区举行,众多文化遗产项目从幕后走上前台,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的同时,增强了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淮安历史悠久,境内文化遗产众多,各具特色,大运河、洪泽湖大堤等一批项目入选世界、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挖掘和培养出一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日的活动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静态展示展销、舞台展演、法律法规咨询与服务、保护成果图片展4张菜单,让人们从中享受文化遗产带来的丰盛精神大餐和无穷魅力。

12个非遗节目展演饱眼福

淮安人文荟萃,诞生了京剧大师宋长荣、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许亚玲、淮剧名家王志豪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本土表演艺术家。洪泽湖渔鼓、金湖秧歌等一批表演类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非遗展演活动,就是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搬上舞台的形式,让人们直观地接触非遗文化,了解非遗文化,弘扬和传承地方优秀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渔家大鼓开场锣鼓声中拉开帷幕,随即淮海琴书、仇桥杂技、洪泽湖渔鼓、淮剧、金湖秧歌、淮海戏等12个非遗展演项目依次登台,尽情地诠释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观众,现场不时传出喝彩声和掌声。76岁的刘洪生老汉欣赏淮剧唱段之后,高兴地说:“这么高水平的淮剧,已有多年没有看到了。”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洪泽湖渔鼓,此次融入传统的祭祀仪式,创新了表演形式,使节目更具历史厚重感。渔民出身今年82岁的史老汉近期从陕西宝鸡回洪泽探亲,他说:“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常见的洪泽湖渔鼓表演,当年那场面就像过节一样热闹。今天能在这里再见到洪泽湖渔鼓的表演,真是没有想到。”当他得知洪泽区正在实施“洪泽湖渔鼓进校园”工程时,十分开心,“让后人能见到今天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民心工程,我们老百姓是欢迎和支持的。”

38个非遗项目展示受热捧

实物展示展销,是最直接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淮安市7个县(区)共精选38个非遗项目参加展示展销活动,让人们面对面地触摸非遗产品,通过将非遗产品推向市场的运作方式,积极拓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

在非遗项目展示展销区,38个展位错落有致的排开,各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工艺。清江浦区的“淮安蛋雕”、淮阴区的“淮阴布艺”、淮安区的“博里农民画”、洪泽区的“锔艺”、涟水县的“民间绣活”、金湖县的“金湖草编”、盱眙县的“面塑”等非遗项目悉数亮相,那栩栩如生的造型,巧夺天工的工匠技艺,令人惊叹不已。

市民刘先生购买了一幅“博里农民画”,描绘的是田园耕作场面,水牛、水鸟、老农,还有在一旁嬉戏的孩子,画面立体感强,辐射出浓浓的乡愁文化韵味。刘先生爱不释手,连声说道:“这幅画构图很美,很真实,让我回想起自己当年下地干农活的场景。”并特意与作者合影留念。每个展位前都围聚了一圈人,在尽情欣赏的同时,人们纷纷解囊购买现场制作的非遗产品。来自洪泽区岔河镇的李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购买了一双绣花鞋,感慨地说道:“小时候,我们脚上穿的是母亲手工做的绣花鞋,走到那里都会招来一双双羡慕、忌妒的目光。母亲去世多年了,今年看到这里展示绣花鞋,脑海里瞬间浮现出母亲当年灯下绣鞋的情景,购买一双回去收藏,也算是对母亲最好的一份纪念。”

此外,活动现场还开展了法律法规咨询与服务、非遗保护成果图片展,进一步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知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利用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非遗产品十八番季大相摄

”“白马湖打夯号子来自民间创造的白马湖打夯号子,节奏明快,极富动感。季大相摄”

投稿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