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升湖届毕业生 彭乐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工程硕士; 年至年,先后就职于县、市、省三级媒体,从事调查记者、文字编辑、中层管理工作; 年至今,先后在基层乡镇、县直部门、市直机关工作,现于中共湘潭市委政策研究室任职,从事党务经济研究、决策参谋服务等工作。 “毕业十六年,回首青春,往昔场景,音犹在耳、历历在目。感谢同升湖,在一个少年踟蹰徘徊的时候,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给予他温暖,教会他独立;感恩每一位恩师,在少年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善向上的种子,指引他人生的方向,教导他心立雏凤之志,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朝着那片璀璨的星空坚定前行。”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我的母校同升湖走过20载芳华,也意味着自己离开湖畔的校园已有16年。抚今追昔,除了“岁月是把杀猪刀”的感叹,更是“时光洗礼灵魂”的惊觉,因而对青春总不免怅惘踟蹰,亦不失留恋驻足。年8月的一天,父命之下,我背着行囊从家乡乘车,颠簸两个多小时,在破败杂乱的长沙南站停下,又换乘学校的小巴车,一路穿行于洞井铺漫天的红土灰尘,随之推开了那个世外桃源的大门。那天的骄阳似火,天气热不可当,谁都不知道,一个倔强叛逆的农村少年站在了他的人生十字路口。无数人的命运,构筑起了时代的洪泽,也融化为历史的车辙。那时,迈入新世纪不久的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旧体制分崩离析,经济高速向“钱”,连我的小县城都开始告别“跑跑车”,出现了“奥拓”载客的的士。录像厅、租书店也还未没落,网络便肆意兴起,各类文化如潮般涌入,咆哮着冲击狭隘的地域观与单一的价值观。那个时代的少年,床头摆着金庸古龙梁羽生,《古惑仔》部部如数家珍,青春的荷尔蒙在体内奔涌,人人期待那个仗剑走天涯的江湖。到同升湖求学,虽然距离不过百把公里,却是我第一次离家那么远。挣脱父母的管束,逃离旧友的磕绊,来一个陌生的城市,跟一群来自各地说着各家方言的陌生人相处,胆大如我,也第一次感到慌乱。“我要干什么”、”我该怎么干“事实上,如花园般美丽多姿的校园并没有安抚我内心的慌乱,但”老黄“的出现,改变了我的现状。”老黄“的全名叫黄河明,他是我的班主任,同学们都习惯叫”老黄“,大概是他总带着一脸微笑,儒雅睿智,风度翩翩,以至于毕业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