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 http://www.zgbdf.net/m/ 看完返乡政策,我默默地打开订票软件,退掉了回家的票。我兀自叹了口气,嘟囔着,今年的春节多半是要自己在北京过了。这时候,往年春节回家的场景在脑海里一一闪过,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我想到了曾经坐绿皮车回乡的日子。 差不多是二十年前,我在北京读大学,而父母在南京。所以每年放寒假,我都会坐火车回家团圆。那时候不比现在,春运车票紧张得很,买到卧铺是极小概率事件,要么找黄牛,要么就只能看运气,所以每年我基本上都是坐着十几个小时的硬座折腾回去。硬座车厢环境很差,但处在其中的人却十分热闹。本无交集的一群旅客组成了临时的共同体,又打扑克又唠嗑,到了饭点儿还一块儿吃喝,这绝对算得上是“行走的春节气氛组”。在每个气氛组的中央,都会有一张近乎方形的餐桌,在那之上,有各式各样的餐品。原本平平无奇的旱黄瓜、干豆腐、鸡爪都摇身一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珍馐美馔。到了饭点儿,掏出这些食物都不算稀奇,谁要是能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烧鸡,那才显得格外有品味呢。烧鸡,易携带,味道又不赖,甭管是下酒,还是下饭,那都绝对是不二之选。所以,售货员们也盯准了这个需求,在铁路沿线的售卖策略上,烧鸡常年位居畅销名单的前列。 《纪录片风味人间》 我对烧鸡的认知,也是来自绿皮车上。当列车缓缓地驶入黄淮平原,推销烧鸡的就该登场了。他们操着比普通话更个性点的方言,学着电视广告的模样,拿腔捏调地介绍起符离集烧鸡,而乘客们就争相购买、品尝起来。PS:《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就是符离集人,他小时候吃着符离集烧鸡长大;早在年国庆大典上,符离集烧鸡就被列为国宴名菜之一。 同时因为家住徐州,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么一个烧鸡,每当父辈有人出门路过宿州也会带一只回来解解馋。符离集烧鸡的主要原料是符离麻鸡,也就是当地跑地的野鸡演化而来,所以肉香味美。 符离虽然只是一座镇,却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地方。因北有离山地产苻草而得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周,战国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在今苏皖北部设泗水郡,始建符离县。元朝初年符离降县为集,归宿州管辖,一直延续至今。符离虽然历史悠久,但烧鸡声名远播还是得感谢上世纪末期的绿皮火车时代。符离集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西通中原,东近洪泽,南接蚌埠,北临徐州,是一处交通要道。当年的绿皮火车做为旅客出行主要大交通的时候,因为其速度慢,到了符离站要停靠加水。许多途径此地旅客都会闻香消费,吃上一份符离集烧鸡,慢慢地好味道也就传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如果你是一个90后,或者00后可能你很少听说过符离集烧鸡,不妨问一问家里60、70后的上一辈人,说不准他们还对符离集烧鸡颇有印象呢。试想,在周围饥肠辘辘的人群中,半温的烧鸡从内向外,散发出的独特香味经久不散,周围淳朴的人们用眼神有意无意的盯着你,估计都在吞咽口水。你当然是熟手了,在周围一圈人的注视中,拆开牛皮纸,拿出散发香味的油光发亮的烧鸡,手拿鸡腿抖一抖,将一只鸡大腿塞入嘴中,最后连骨头都嚼碎了吃完,你会感觉两个字“解馋!” 如今,迈入高铁时代,符离集烧鸡也随着电商飞入千家万户,如果想要品尝,可以从天猫、淘宝,搜索:徽香源、刘老二,两个非遗传承品牌哦~ 侯孝贤有一部电影叫《恋恋风尘》,讲的是难舍难分的爱情,我觉得将这个词用在烧鸡和绿皮车上也是很恰当的。烧鸡,正是那绿皮火车的“恋恋风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