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土匪你心中会想到什么?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还是下山抢个漂亮姑娘当压寨夫人的情节?事实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带来解放前洪泽湖地区土匪的真实生活记录。历史证明要成为一名土匪并不难,难的是当了土匪后怎么活下去。不然大概率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反而可能连口稀粥都喝不到。 土匪的人员构成 解放前洪泽湖周边的土匪大部分都来自底层农民,毕竟普通人有一点活路,也不会去做这种落草为寇的买卖。这些土匪都曾经饱受过贫困的折磨,加入土匪的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吃饱饭活下去。再高一点的理想无非就是不再被人欺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至于更高的人生理想,比如称雄一方造福百姓,可以说基本没有。这种对于现实的痛恨与对生活的不满,在许多土匪的生活习惯都有体现。 土匪平时穿什么? 俗话说人靠衣装,想的土匪不穿的霸气点怎么行?而土匪大都是失去土地的流民,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抢来的。这当然也包括穿的衣服和头上脚下的帽子与鞋子。抢到什么就穿什么,也不管什么材质和样式,一般只要色彩艳丽那就是首选。所以土匪喜欢的穿的衣服第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花哨,不管穿上去像不像耍猴的或者唱戏的,只要看起来能够另类霸气,那就足够了,感觉有点像今天的非主流少年一样。 比如曾经有一群土匪在匪首徐二癞的带领下,聚众洗劫了号称“小南京”的千年古镇蒋巷,将镇上搜刮一凡后,竟然将清朝时期的官袍、马褂和顶戴穿戴整齐,在雨中泥泞的大街上兴奋的跑来跑去,样子别提多滑稽。而当他们绑了人质拿到赎金后,就开始开心的争论准备买哪些东西来装饰自己,有要带毛皮的锦缎小袄的,也有要买丝绸裤子的,还有新潮的准备搞一双外国皮鞋和眼镜尝尝鲜。而在隔壁的吕集人的印象中,土匪头子魏老三的标准打扮则是小礼帽配上对襟褂子,下半身穿裙子,平时爱戴一副金丝眼镜,一呲牙满嘴黄灿灿的大金牙。 上面说了土匪十分爱好新潮事物,他们当然更爱军服和洋人的服装。在土匪这种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群体眼中,自己是下三流的存在,而军服这种代表权力与地位的服装自然是他们最喜欢的,感觉自己穿上了军服就好像自己拥有了合法的权力与地位。所以许多土匪在洗劫了城镇后,都会进入府衙换上官员或者军官的服装,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洋人在解放前地位非凡,所以穿洋装对于土匪来说也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 当然也有玩得很另类的,在河西的一个土匪窝里,有被绑架的“肉票“人质发现,这群家伙特别喜欢穿上女人的内衣,然后像野狗一样疯狂撒野奔跑。这其实是一种性压抑被释放的表现,土匪是一个男人的世界,而且规矩众多,平时很难释放自己压抑的本能,这种行为正好暴露了土匪们扭曲的人性与心理。 土匪平时吃什么? 你可能觉得都当土匪了,还不能天天吃肉喝酒吗?当然不能!土匪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日常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只有在打劫成功后才能大快朵颐饱餐一顿。平时过的还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所以土匪一旦抢劫成功必然会暴饮暴食。 当年临城劫车案发生后,报纸上曾报道过被绑架人描述土匪的生活细节:这群被绑架的肉票人质和土匪同吃同住,但是土匪的饮食实在是太难吃了,平日里只能吃星星散(小米饭),这些东西连人质都难以下咽,可以想象又多难吃。而土匪中最凶残的往往是十六七岁的半大小伙子,他们大部分都吸食鸦片而且会自己种植烟叶,这样又可以省下一笔开支。 平时就这么艰苦,遇到官兵追捕的时候那就更苦了,边跑路逃命,能凑合啃几口干粮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当年土匪魏老三在官军围捕时,只能靠当地一种叫“小喇叭“的野生果子充饥。艰难的时候,手下的喽喽们只能用湖里的菱角、野草煮一煮拿来充饥。所以土匪的生活并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他们能够美美地吃饱一顿饭就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土匪平时怎么住? 你是不是想到了水浒传里的梁山山寨,现实中其实还真有那个味道。土匪做的就是刀尖舔血的买卖,必然会受到官方的剿灭和百姓的报复,那么安全必然是土匪们最先考虑的因素。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洪泽湖边上的土匪都是依靠洪泽湖周边的地形进行建造。他们一般将房屋隐藏在地形中,修建高墙和堡垒,甚至还有专门的战斗工事。这样就相当于建造了一个独立的土匪王国。 解放前曾经剿灭一个匪帮,这个土匪窝不仅在周围建造了厚厚的土墙,而且在墙头和腰部都设计了射击孔。地面还设置了交通暗道,上面用木板堆上图来伪装。这些暗道可以直接通往土匪窝的外面,而且还与另外一个地堡相连,地堡里面也设置了设计口和埋伏点,可谓是用心良苦了。而另外一部分靠水生活的土匪则是平日龟缩在岛上或者船上,这里水面开阔可以进退自如,夏秋还可以借助芦苇荡四处骚扰。住在船上的土匪会有自己的排船,可以住很多人,但是也有人住不下的时候,那就在水里打上草墩子,然后在草墩子上搭建草棚,作为自己的容身之所。 土匪平时怎么出行? 关于土匪的出行方式我们从土匪的别名上就可以看出一二,在中原地带土匪一直被称为“毛贼”或者“响马”,他们抢劫一般都是骑马,行动迅速抢完就跑。而在山里的土匪,山路崎岖自然不方便骑马,所以一般都是步行为主。而在水边土匪的自然就靠小船四处流窜。 土匪怎么找老婆? 近代以来,由于男尊女卑思想一直都是普遍存在。很多农村家庭生了女孩就直接弃养,所以在民国时期当地农村的男女比例大约:,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所以这注定了洪泽湖当地有五分之一的男人找不到女人。再加上当时经济崩溃,已经有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不得不上山为匪,他们连自己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又哪里能够讨得到老婆。 很多土匪都认为女人是不祥之物,这些女人会给整个匪帮带来晦气,所以当时很多土匪都立下规矩,不能带女性进入土匪窝。当年骆马湖的土匪头子田大先就因为在上海认识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所以一心要将这名女子带回自己的匪窝,结果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他仍然一意孤行,坚持将女子安顿在营地,最后在土匪中威信扫地,再也撑不起匪首的名头。所以在洪泽湖土匪中,很多匪帮规定,当大掌柜的人都不能娶老婆,否则就要被罢免。 当然都选择土匪了,更多人选择是不守规了。毕竟许多土匪加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找个老婆,所以他们也会在营地里娶妻或者纳妾之类的。这些匪窝里的女人,不用多想肯定是抢来或者是劫来的,也有从绑架的人质中挑选好看的留下的。还是那个土匪头子魏老三,他就在自己土匪事业做大之后,建了二十多间新宅子,并从当地的鲍集抢来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给自己当老婆,而这个女人后来给魏老三生了三个儿子。 在洪泽湖周边的土匪还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季节婚“现象,因为冬天湖上的芦苇已经十分稀少了,众多土匪难以躲藏。所以他们就把大半年抢来的钱聚众一分,然后各自散伙去找过冬的地方。有些土匪就选择在车马旅店落脚猫冬,但是漫漫寒冬,自然就想找个女人陪伴,于是就对旅店里的女性或者周边村子的姑娘动了歪心思。部分人由于贪图土匪的钱财或者害怕土匪的报复,也就同意了土匪的婚约。但是土匪开春后还是会回到匪窝继续做土匪,然后冬天再回来,这就是土匪特有的”季节婚礼“。 结语 所以,大部分土匪都是日子过不下去的贫困百姓,但凡能混口饭吃也不至于做打家劫舍的勾当,这在古代可是砍头的死罪。但是现实来看想指望当土匪就能够吃香喝辣基本不可能,除非保证能做到匪帮头领的级别,但是首领能有几个呢?大部分土匪还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惶恐日子。而且大部分土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实在是死不足惜,不值得同情,要怪也只能怪他们生错了时代,没有赶上好日子。 以上就是单纯为大家带来的揭秘解放前土匪的真实生活,喜欢的话请点个赞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