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刘俊胜正在为水塘消毒。受访者供图“对养蟹而言,‘春节不打烊’是常态。”天蒙蒙亮,渔民刘俊胜已经开着车往10公里外的官滩镇赶了。这几年养殖越做越红火,家住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新滩村的刘俊胜在临近的官滩镇承包了亩内塘。眼下,塘里的螃蟹已销售一空,他和父母正忙着为塘消毒,为新苗投放做准备。“新滩村有户余人,过去,全村90%的人家以捕捞为生。”新滩村党支部副书记胡勤虎说,作为一个传统渔村,以前渔民们家家户户吃穿住都在船上,直到年前后,大伙儿陆续住进了镇里的安置房,这才彻底脱离了“飘摇”的生活。渔民们“洗脚上岸”,纷纷转向以螃蟹为主的水产养殖。在胡勤虎看来,随着村里逐渐调整产业结构,新滩村从小规模常规养殖发展到如今的特种高效养殖。“目前,我们村水产养殖总产值已经达到了多万元。”他说。正是看中了养殖的好前景,加上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年大学毕业后,刘俊胜便返乡和父母一起养蟹。近年来,洪泽湖先后进行了“两船整治”、退圩还湖等,养殖面积较之以往有所减少,对精细化养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班出身的刘俊胜可算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举例说,比如投喂,过去都是喂植物蛋白,不是南瓜玉米就是土豆小麦,现在喂的都是全价料,蛋白质含量比植物蛋白高了很多,利于螃蟹的快速脱壳再生长。“年刚入行时,我家螃蟹亩产在斤左右,现在产量翻了两番还多,每亩的产出基本在斤以上。”如今,依靠养殖,刘俊胜一家的年收入达70余万元。“后续,我想把更多的乡亲拢起来,找地方租塘、找公司合作,为大伙提供养殖、销售、资金等一条龙服务。”除了螃蟹养殖,当地人也越来越多地吃上了生态饭。“我们有亩荷花荡、亩芦苇荡,目前新滩村已经建成水上游客接待中心、荷花荡景区、水上购物一条街、芦苇迷宫等。”荷花荡景点负责人王言贵介绍,年,全村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壮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动6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近5万元。“过去习以为常的原生态,如今已经变成了人人羡慕的香饽饽。”王言贵说。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