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甘泉山,经过官滩镇继续往北,前往老子山。路过龟山,安淮禅寺原在龟山创建,后来移建老子山。 进入老子山镇,往镇的北部方向行驶。 江苏?淮安?洪泽?安淮禅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老子山上,洪泽湖南,淮河入洪泽湖湖口处,丹山北路号。 江苏?淮安?洪泽?安淮禅寺前身为“普光寺”,为唐龙朔中(公元年)高僧普照明觉法师(僧伽大士)在龟山创建,唐弘道元年(公元年)中宗皇帝赐额。北宋天禧二年(公元年),经金臂禅师扩建,增建无粱殿,易名“龟山寺”。规模宏大,寺中聚僧近百,内藏五百铁罗汉,“其佛、菩萨皆范铁所成”,“有骑马关山门”之雄势。寺院背依山峦,林木幽深,风景秀丽,“龟山寺晚钟”为“盱眙十景”之一。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以诗赞咏;“龟峰高耸接云楼,撞月钟声吼铁牛;一百八声俱听彻,夜行犹自不知休。”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苏辙、范仲淹、王安石、诗人秦观、贺铸、苏舜钦、张耒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都曾造访过龟山寺。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年),龟山寺与泗洲城同时沉入水底。道光十四年(公元年)河督麟庆巡视龟山拟修淮渎庙,适见东侧无粱殿残垣出水,遂派人寻出所存佛法神器,于龟山之巅建寺安置。道光十九年(公元年),新寺落成请额,时有中丞陈芝楣先至,题楹联云:“佛法无边入水百年还出水,钟声依旧临淮千里更安淮”,众云此联甚佳,新寺即以“安淮名之。云台相国阮元为安淮寺撰书了《移建安淮寺碑》,并以质负之竖于寺前,麟庆为其奏请御匾“星渎昭灵”悬于寺中。移建后的安淮寺仍不失江淮名刹之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有盛大朝佛庙会,四面八方人群“赶庙会”聚集龟山,这一盛况持续七十余年。之后龟山安准寺毁于兵灾匪乱,今仅存《移建安淮寺碑》和断头赑卧于安淮寺原址。年移建安淮禅寺于此。年5月18日,即农历四月初八,由高僧茗山法师提额,慈云寺住持觉顺法师诵经洒净主持开光仪式,龟山安淮寺一脉相承的历史再次延续。 现在江苏?淮安?洪泽?安淮禅寺有山门(天王殿)、新大雄宝殿、旧大雄宝殿、地藏殿、伽蓝殿、玉佛殿、大王庙、老子洞(仙人洞),还有凤凰墩、斋堂和寮房等。 今天到此为止,明天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