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盱眙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区接壤。 盱眙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多米。淮河流经境内,东、北部濒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1] 盱眙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14个镇和3个乡,总人口80.05万人(年)。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亿元,同比年增长10%。盱眙拥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曾获“中国旅游强县”[2]等荣誉称号。年盱眙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盱眙汉代建州,为唐宋名城——古泗州州府所在地,曾孕育一代开国帝王朱元璋。境内古迹众多,境内出土过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陈璋圆壶。[3] 中文名称 盱眙县 外文名称 XuyiCounty 别名 盱台,都梁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3个街道,14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 盱城街道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江苏省淮安市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80.05万人(年)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 气候条件 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明祖陵、八仙台旅游风景区等 机场 淮安涟水国际机场 火车站 淮安站、淮安东站 车牌代码 苏H 特产 龙虾 生产总值 .13亿元(年) 目录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4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动物资源 ?林木资源 5人口民族 6经济概况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科技事业 ?环境保护 ?社会保障 8交通运输 9地方文化 ?古代文化 ?传说故事 ?民间艺术 ?传统技艺 10旅游景点 11名优特产 12著名人物 13主要荣誉 历史沿革编辑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前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前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秦二世二年(前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九月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 西汉,高祖六年(前年)在广陵置荆国,高祖十二年(前年)废荆国,置吴国,盱眙先后属荆、吴两国。景帝前元三年(前年)废吴国,盱眙改属沛郡。武帝元狩六年(前年)置临淮郡,盱眙属之,为临淮都尉治所。新王莽时期(9—23年),盱眙改名“武匡”。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7年),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从东海郡划出临淮郡故地置下邳国,盱眙先后属东海郡和下邳国。 三国时(—年),盱眙入魏国,属徐州下邳郡,后期,盱眙为弃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年)以下邳郡的淮南地区置临淮郡;永宁元年(年),临淮郡更名为临淮国,盱眙均为属县,且是临淮郡治所。永嘉年间(—年),石勒起兵攻晋,盱眙曾为石氏短暂占据,仍属临淮郡。东晋,义熙七年(年),盱眙从临淮郡分出,以县置郡,属徐州。此时无盱眙县建置,盱眙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 南朝宋,永初二年(年),加徐州曰南徐州,盱眙仍为属郡,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元嘉八年(年)割江淮之间的地区为南兖州,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元嘉二十八年(年),南兖州从广陵移治盱眙。元嘉三十年(年),废南兖州,后复置,州治仍迁至广陵。宋末,盱眙郡增辖信都、睢陵两县。 齐,复置盱眙县,属南兖州盱眙郡。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长乐五县。建元四年(年),北兖州州治由淮阴迁至盱眙,盱眙郡改属北兖州。 梁,盱眙郡初属北兖州,后属淮州。武帝末(年),淮南地区为东魏占领,于县治置盱眙郡,属淮州,郡辖盱眙、阳城、直渎三县”。后入北齐,盱眙郡仍属淮州,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 陈,太建五年(年)八月,盱眙入于陈,九月改属谯州,盱眙郡仍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太建七年(年),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后在盱眙郡治置北谯州,不久裁撤。太建十一年(年),盱眙郡入于周,改属扬州,郡仍辖考城、盱眙、直渎、阳城四县。 隋,开皇三年(年),废盱眙郡,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四年(年),于县治置西楚州,辖盱眙一县。武德八年(年)废西楚州,盱眙改属楚州。光宅元年(年),改属泗州临淮郡,隶河南道。五代时,盱眙入于吴。大和三年(年),吴国升盱眙县为招信军。后入南唐,盱眙属楚州。周显德中(—年之间),盱眙入于周。 宋,盱眙初属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乾德元年(年),改属泅州。建炎三年(年)六月,县升为军,隶淮南东路。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绍兴二年(年)复属泗州。绍兴十二年(年)正月,升天长县为天长军,盱眙为其属县。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盱眙军辖天长、招信两县。乾道初(—年),盱眙入于金,仍为盱眙军。金宣宗南渡(年)后,盱眙军改为镇淮府,不久弃去,盱眙归末。宝庆三年门年),盱眙再次入于金。绍定五年(年),金将以盱眙降宋,宋诏改盱抬军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于淮南东路。 元,盱眙初为招信军治。至元十三年(年),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次年,在盱眙县。治立招信路总管府。至元十五年(年)改为临淮府。至元十七年¨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至元二十年(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至元二十七年(年)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 明,盱眙为县,属泗州。泗州,洪武元年(年)属临濠府(今安徽省凤阳县),次年直属中书省,洪武四年(年),改属凤阳府(今安徽省凤阳县)。 清,盱眙初属凤阳府泗州。康熙十九年(年),泗州城沉没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雍正二年(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为属县。乾隆四十二年(年)裁凤阳府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泗县)。 民国,盱眙开始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年)6月,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民国十七年(年),再次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年(年)5月,安徽省分区设首席县长,盱眙属第七区。同年10月,改首席县长区为行政督察区,盱眙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年)10月,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年)7月,改第六行政督察区为第四行政督察区,盱眙属之。民国三十年(年)初,盱眙改属新设立的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年),裁撤第九行政督察区,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五年(年)7月,新四军淮南主力北撤山东,盱眙为游击区。民国三十六年(年)6月,复建人民政权,成立泗盱边防办事处,11月又成立盱嘉办事处,盱眙县政府(三个名称,一个机构),先后隶属于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和江淮第一行政区。 民国三十七年(年),盱眙、嘉山、来安、六合四县合并,成立盱嘉来六县政府。12月,盱眙全境解放,成立盱眙县政府(民主政府),仍隶属江淮第一行政区。 新中国建立后,皖南、皖北合并为安徽省,盱眙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2年底江苏省成立,为加强洪泽湖管理,盱眙于5年划归江苏省,属淮阴专区。 年,改属新设置的六合专区(现南京市六合区)。 年六合专区撤销,盱眙又属淮阴地区。 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属淮阴市。 年三淮一体,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盱眙隶属于淮安市。 年5月18日,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调整盱眙县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盱城镇、古桑乡、王店乡,设立盱城街道、太和街道、古桑街道、天泉湖镇。[4-7] 盱眙县(城区) 行政区划编辑 截至年4月,盱眙县下辖盱城街道、古桑街道、太和街道3个街道,天泉湖镇、马坝镇、官滩镇、旧铺镇、桂五镇、管镇镇、河桥镇、鲍集镇、黄花塘镇、明祖陵镇、铁佛镇、淮河镇、仇集镇、观音寺镇14个镇,维桥乡、穆店乡、兴隆乡3个乡。政府驻盱城街道办事处十里营大街86号。[8]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盱眙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和明光县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区接壤。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介于北纬32°43~33°13、东经°11~°54之间。[1] 地形地貌盱眙县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低山;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多米。境内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位于仇集镇五座窑旁海拔米的无名山峰为盱眙境内地貌最高点。[1] 气候特征盱眙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总量.4小时,年总计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千焦耳,年平均气温14.7℃,无霜期天,年平均降水量.4毫米。盱眙四季分明,季际、年际变异性突出,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温早,春、秋两季度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较炎热(最高气温37℃~39℃,持续不超过5天),冬季寒冷早(最低气温-12℃,持续不超过7天)。光温资源年内分布呈“双峰”型,境内气候资源分布略有差异。日照,西北高于东南,年相差小时~小时;气温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相差0.4℃;降雨量在水冲港、天泉湖(化农水库)一带最大,并形成闭合雨量圈,地域差异毫米。[1] 自然资源编辑 矿产资源盱眙县境内有凹凸棒粘土、玄武岩、石灰石、矿泉水、石油等多种矿产。截至年,该县凹凸棒石黏土已发现的矿床(点)32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5处、矿点20多处;查明优质资源量为万吨,预测有用黏土总资源量21.7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73%。玄武岩主要分布于县域南部丘陵低山地区,出露面积平方公里,资源总量亿吨;按其工业用途,可分别应用于建筑石料、岩棉、水泥、铸石等。石灰岩资源主要分布于官滩镇至古桑乡佛窝一带,面积78平方公里,储量约21.2亿吨,其中用作水泥原料的约1.07亿吨、用作建筑石料的约万吨。矿泉水主要分布县城南部和西南部丘陵低山地区,面积平方公里。黄花塘镇泥沛和桂五镇“八四”库矿泉水通过部级鉴定,其中泥沛矿泉水埋深为80米~米、“八四”库矿泉水埋深为54.9米,初步探明的石油储量,占江苏省的三分之一。[10] 动物资源截至年,盱眙县境内主要有狼、獾、狐、兔、黄鼬、草獐以及10目23科51种鸟类等野生动物,洪泽湖和淮河盛产鳊鱼、鲤鱼、鲫鱼、银鱼、黄鳝等各种水生动物,其中鲤科鱼类占60%以上。动物性中药材资源有42个品种。[10] 林木资源截至年,盱眙县存树种计65科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22种、被子植物60科种。新发现的树木有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野核桃、羽叶泡花、湖北楂、毛木来、红脉钓樟、中华石楠等。铁山寺森林公园内还发现有栾树、无患子、重阳木、椴树等稀有树种。[10] 人口民族编辑 民族:盱眙民族以汉族为主,人数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 人口:截至年末,盱眙县总户数21.80万户,户籍总人口80.05万人,性别比为.7:。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4.65‰,人口死亡率为6.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7‰。年末常住人口数65.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63万人,农村人口32.40万人,城市化率为50.2%。[11] 盱眙县(城区) 经济概况编辑 综述●3年 盱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比2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13亿元,比2年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亿元,比2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3亿元,比2年增长14.0%。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元(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按当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美元约美元。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年的18.2:43.5:38.3演进为17.7:42.5:39.8。[12] ●年 盱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4亿元,比3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42亿元,比3年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6亿元,比3年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6亿元,比3年增长14.2%。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元,按当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年平均汇率计算,约折合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年的17.1:41.7:41.2演进为16.7:41.0:42.3。[11] ●年 盱眙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亿元,同比年增长10%,增速较年回落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为“三二一”格局,三次产业比重为16.2:40.2:4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98亿元,比年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7亿元,比年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58亿元,比年增长11.6%。[13] 第一产业●3年 盱眙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5.57万吨,比2年减少1.63万吨,减少1.67%。其中,夏粮33.91万吨,比2年增长6.3%;秋粮61.66万吨,比2年减少5.5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9万亩,比2年增加0.21万亩;油料面积14.58万亩,比2年减少0.76万亩;蔬菜面积14.58万亩,比2年增加0.18万亩。全年成片造林面积0.81万亩;全县生猪出栏46.54万头,比2年增长2.7%;牛出栏0.82万头,比2年增长2.5%;羊出栏14.53万只,比2年增长2.3%;禽蛋总产量3.万吨,比2年减少3.13%;全年水产养殖总面积17.7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5.38万吨,比2年增加7.6%。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23.1万亩,比2年新增2.06万亩。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达万亩,机电灌溉面积达.5万亩;地膜覆盖面积达7.95万亩;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法计算)达5万吨。[12] ●年 盱眙县全年粮食总产量98.56万吨,比3年增加2.99万吨,增长幅度3.13%。其中,夏粮35.34万吨,比3年增长4.21%;秋粮63.22万吨,比3年增长2.5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24万公顷,比3年增加0.1万公顷;油料面积0.7万公顷,比3年减少0.27万公顷;蔬菜面积0.99万公顷,比3年增加0.01万公顷。全县设施农业面积1.69万公顷,比3年新增0.15万公顷。地膜覆盖面积0.5万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法计算)5.3万吨。共完成农村绿化造林总面积.7公顷,其中新建成片造林面积.7公顷;完成森林抚育面积公顷;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公顷;完成四旁植树余万株;完成绿色示范村建设11个。全县生猪出栏47.32万头,比3年增长1.68%;牛出栏0.83万头,比3年增长1.22%;羊出栏14.71万只,比3年增长1.24%;家禽出栏万只,比3年减少2.1%;禽蛋总产量3.06万吨,比3年减少1.96%。全年水产养殖总面积17.7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26万吨,比3年增长6.5%。[11] 农业生产(2张) ●年 盱眙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2.7亿元,同比年增长3.8%,增速较年回升0.6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总产量98.72万吨,比年增加0.16万吨,增长0.16%。全年生猪出栏47.06万头,同比年下降0.55%;家禽出栏万只,同比年下降5.8%;禽蛋产量2.84万吨,同比年下降7%。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4.96万吨,同比年增长9.5%。[14] 第二产业●3年 盱眙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年增长16.1%。实现工业产值.23亿元,同比2年增长27.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幅下降2%,股份制企业增长30.1%,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6.1%。全年规模工业开票销售达.99亿元,同比2年增长35.7%,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达40家,开票超10亿元企业达4家;规模以上工业入库税收4.57亿元,同比2年下降4.5%。全县户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64家,实现产值.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1.8%。全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3.49亿元,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69亿元,比2年增长3.8%。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平方米。[12] ●年 盱眙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9亿元,比3年增长23.8%,其中73户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5亿元,比3年增长36.2%,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6.4%。全年规模工业开票销售达.57亿元,比3年增长21.8%,开票超10亿元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入库税收3.92亿元,比3年下降8.4%。建筑业发展趋缓。全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14亿元,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 盱眙经济开发区(2张) .1亿元,比3年增长6.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平方米。[11] ●年 盱眙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06亿元,同比年增长11.7%,较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4个季度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0.25%、41.91%、37.8%、31.98%。[13-14] 第三产业●3年 盱眙县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AAAA级景区4个,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9个,星级饭店数8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达到个。全县星级农家乐27家,龙庙湖生态科技园、月亮山生态园建成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天泉湖成为全市首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亿元,比2年增长14.6%。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8.6亿元,增长2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0亿元,增长4.3%。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9亿元,增长21.9%;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62.7亿元,增长13.6%。年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2家,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亿元,比2年增长16.1%。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亿元,比2年增长29.9%。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余额88.5亿元,储蓄存款余额.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98.7亿元,同比2年增长30.6%;中长期贷款75.1亿元,同比2年增长29.3%。[12] ●年 盱眙县共拥有国家4A级景区3个,国家3A级景区1个,国家2A级景区1个,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0个,星级饭店数9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3个。年底全县拥有乡村旅游点10家,农家乐45家。月亮山生态园、龙庙湖生态科技园获批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83亿元,比3年增长12.8%。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17亿元,增长1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66亿元,增长2.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70.43亿元,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增长16.2%。全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户数为户,实现销售额36.88亿元,比3年增长21.3%,其中:零售业实现34.14亿元,批发业实现2.74亿元。年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3家,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亿元,比3年增长9.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6亿元,比3年增长16.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8亿元,增长8.7%;中长期贷款91.71亿元,增长22.1%。[11] ●年 盱眙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6亿元,同比年增长12.1%。按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98.14亿元,同比增长13.8%;住宿和餐饮业销售额12.92亿元,同比增长0.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来看,城镇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45亿元,同比增长13.1%;乡村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1亿元,同比增长9.7%。金融业完成增加值8.38亿元,比年增长9.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9亿元,较年初增加0.74亿元,同比年增长0.7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亿元,较年初增加2.74亿元,同比年增长1.3%。[13-14] 盱眙县(城区) 社会事业编辑 教育事业3年,盱眙县有各级各类学校总数65所,共有在校学生9.35万人,比2年下降6.5%。普通中学在校生人,小学在校生人。全县幼儿园数35所,在园幼儿数人,建成4个省级优质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入学率96.21%,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0.1%。全县二本以上达线人数人,比2年提高4个百分点。[12] 年,盱眙县有各级各类学校总数所,其中幼儿园39所。共有在校学生11.92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人,小学在校学生52人,幼儿园在校生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入学率98.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2.7%。全县二本以上达线人数7人,比3年提高2.5个百分点。[11] 盱眙技师学院 文化事业3年,盱眙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9.1万册(件);剧场、影剧院数4个,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23个,各类文艺团体39个,举办新年音乐会等大型文化活动40余场;新增30家文化产业公司,申报市级以上文化产业项目8个。全县电视覆盖率%,有线电视入户率96.5%,广播电视覆盖率%,数字电视节目余套;全年制作广播节目小时。3年,本土作家韩开春散文集《虫虫》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大云山汉墓博物馆启动建设,泗州城遗址、第一山题刻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 年,盱眙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20万册(件);剧场、影剧院数4个,艺术(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23个,各类文艺团体41个,共举办新年音乐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场。全县电视覆盖率%,广播覆盖率%,有线电视入户率98%,数字电视节目余套;全年制作广播节目小时。年获得全省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先进奖。建成水漫泗州、渔鼓舞、面塑3个市级以上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龙虾民俗文化节获批市级非遗项目。[11] 医疗卫生3年,盱眙县县乡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健全率达%。年末共有卫生机构个,医院8个,卫生院20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张,共有卫生工作人员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执业医师2人,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全年婴儿死亡率1.1‰,产妇住院分娩比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4.0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2] 年末,盱眙县共有卫生机构个,医院8个,卫生院20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张,共有卫生工作人员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执业医师人,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全年婴儿死亡率1.39‰,产妇住院分娩比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1] 科技事业3年末,盱眙县共有科研机构数73个,较2年增加8个;年末科研人员数人,比2年增加37人;全县专利申请量件,授权量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件;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达到3.6亿元。全年直接和柔性引进博士34人、硕士22人,获批“省高层次人才”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15人,获批“淮上英才计划”领军人才7人。年内被科技部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12] 年末,盱眙县共有科研机构数82个,较3年增加9个;年末科研人员数人,比3年增加52人;全县专利申请受理量2项,授权量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项;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达到5.02亿元。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累计24家。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项,市级25项。[11] 盱眙县(城区夜景) 环境保护3年,盱眙县植树造林万株,建成省级绿色示范村庄13个、森林生态示范村2个,林木覆盖率达30.78%,连续五年荣获全省植树造林先进县称号。新增各类绿地62.7公顷,推广应用自衍花卉1.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率达41.8%。全年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整治清淤河塘面、县乡河道40条。完成个村庄环境整治。全县污水处理厂19个,垃圾处理站24个,污水处理率77.2%;城市水域功能水质达标率%,Ⅲ类及以上地表水比例98%;单位GDP能耗下降4.3%,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2千克/万元,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1.06千克/万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天数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4.5%。[12] 年末,盱眙县共设立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公顷。林木覆盖率30.96%。各类绿地面积达.6公顷,建成区绿化率达41.87%。乡镇垃圾中转站全部投入使用,城区机械化清扫率提高到64.5%。全县共有污水处理厂18座;城市水域功能水质达标率%,Ⅲ类及以上地表水比例94%;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0.千克/万元,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0.55千克/万元,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天数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3.2分,获批省级生态县。[11] 社会保障3年,盱眙县年末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7万人,比2年增加1.4万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8万人,比2年增加1.2万人;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8.5万人,比2年增加1.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3万人,比2年增加0.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4.02万人,比2年增加9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6.9万人,比2年增加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8%。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35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张,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人。[12] 年,盱眙县年末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2万人,比3年增加0.3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97.8%;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8.7万人,比3年增加0.2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99.4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54.9万人,比3年增加0.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7.0万人,比3年增加0.05万人,失业保险覆盖面95.9%。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39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张,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个、关爱驿站1个,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3人。[11] 交通运输编辑 ●陆运 盱眙县境内有宁淮、宁宿徐两条高速公路穿越,覆盖全县三分之二的乡镇。盱眙县境内另有县道19条、乡道12条、专用道5条,淮河大桥是全国最大油管、公路两用桥;宁宿徐高速公路淮河特大桥,桥长米,宽25.5米。淮河三桥工程是省“撤渡建桥”项目,项目于2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起点于古桑乡磨涧村省道,终点于淮河镇蛤滩村蛤腰公路,全长5.公里,其中桥梁长1.公里,接线长4.公里,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路基宽度26.0米,设计时速公里。[15] ●水运 淮河盱眙段年6月被定为省管三级航道,总长37公里;支线航道10条,总长.92公里。年12月,淮河盱眙港建成并投入使用。[15] 盱眙县交通区位图 地方文化编辑 古代文化下草湾文化是盱眙远古文化的杰出代表。4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在盱眙鲍集与泗洪双沟交界的下草湾淮河东岸采集到一段骨化石,经研究确认为人的股骨化石,是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距今4-5万年,属于晚期智能人,被命名为“下草湾人”,考古界称为下草湾文化。“下草湾人”股骨化石的发现打破了“南方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无原始人类踪迹可寻”的论说,是迄今为止江苏人类乃至中国人类老祖宗的发源地之一。 盱眙建县0多年,但史前文化可直溯五千年前。据对盱眙范家岗、大墩头、六郎墩等遗址考古成果表明: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时期盱眙就有丰富的史前文化。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先后在管镇、官滩、维桥、桂五、穆店、黄花塘、东阳等地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镰和大量的陶器残片。尤其是范家岗古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许多陶器,主要有红陶,还有灰陶、黑皮陶。夹砂红陶有扁圆形鼎足,泥质灰陶有圆柱形鼎足,黑皮陶罐采用了轮制技术,黑亮规整,还有双耳。陶器上的那些绳纹、折线纹、弦纹和亚布纹,都凸现盱眙人的艺术天赋;石斧、石镰显然是盱眙人与大自然抗衡斗争,征服后的重要见证;这些陶器兼有大汶口、龙山、良渚文化特点,自觉借鉴,兼收并蓄,证明南北交汇处的盱眙具有包容精神。[16] 传说故事盱眙民间流传着许多古老的有趣故事,主要有:传说、故事、神话、笑话、谚语等,其中尤以传说、故事居多。一是以杰出人物为内容的传说和故事。如朱元璋的传说,戚天官的传说,徐偃王的传说,管鲍分金亭的传说,泗州大圣的传说,陈婴的传说,苏轼、米芾的传说,陈毅、罗炳辉、李桂五的传说等。二是以地名掌故为内容的传说和故事。包括建筑、街巷、寺庙、桥梁、湖泊、集镇、村庄等。如盱眙的来历,黄花塘的传说,明祖陵的传说,水漫泗州的传说,禹王河与九里荒的传说,万塘的传说,四十里桥的传说。还有史事、民俗、动植物、土特产等方面的传说,如磨盘山与摩旗山的传说,七品县令为何称芝麻官,紫竹林为什么没有紫竹,野马追、泽兰的传说等。这些传说和故事,分别从不同侧面,饶有趣味地介绍了盱眙的人物历史、自然概貌、社会生产、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传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愿望。对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民族精神的增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许多传说故事已结集出版,有的还被改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如“水漫泗州”、“虹桥赠珠”、“真假新郎”、“铁山寺传奇”、戚天宫的传说等。[17] 盱眙县(城区) 民间艺术●歌谣 盱眙位处江淮与淮扬地域交界处,乡野生态文化兼容了江淮文化和淮扬文化之长,加之优美的田园风光,渔农交替的产业模式,为盱眙民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繁衍空间。盱眙民歌的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从其内容看,不少是叙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如“四季歌”等。二是品种多样。在盱眙近千首的民歌民谣中占一半以上是情歌,如“十二相思”、“手扶栏杆”、“后五更”等。其它还有田歌、忏词、嘞嘞、劳动歌、行业歌、仪式歌、叫卖歌、唢呐散曲、渔歌渔谣、儿歌童谣等。三是独具特色。在广阔的农村,农民耕田耙地,打起“嘞嘞”是出口成章,歌曲旋律豪放、清脆悠扬。在劳动中不仅抒发了情感,似乎连为之出力的耕牛也能听懂他们的音乐语言。栽秧(特别是“了秧”)时男女农民利用秧歌对唱,其旋律多半是历史的,但填词许多是即景生情,信手拈来,即兴而作的。四是内涵丰实。民歌艺人经过数代相传,逐步使歌词的内容丰富,通俗易记,语言幽默,生活韵味浓。五是活态传承。好多地方乡土民歌几乎灭迹,而盱眙民歌民谣都有其特殊的生命力,一直传承至今,如:新四军时期在盱眙黄花塘、穆店一带流传的《白菜心》等歌谣,不仅填补了江苏民歌的空白,它的旋律和演唱方式对民间音乐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民间文学、民俗音乐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17] ●舞蹈 盱眙地区最具普遍性的传统舞蹈有花船、龙灯、驴灯、舞狮和花篮担等形式,这些传统舞蹈几乎覆盖了盱眙每个乡镇村庄,最受广大群众喜爱和追崇,也是传承最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一些传统项目既能体现盱眙地方特色,又具有代表性,如花鼓伞、团团会、盱城渔鼓等。这些项目产生于盱眙水泊地区,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18] ●戏曲 盱眙历史上地处交通要道,因而各种文化在那里交相融合,曾出现过各类剧种的戏剧表演团体,如淮剧、京剧、越剧、淮海戏、黄梅戏、泗州戏等。在广泛融合的基础上,盱眙又形成了自己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如流传于盱眙西部地区的淮洪调、泗州调。这些原汁原味的艺术精华,为其他艺术种类提供了借鉴。[18] 盱眙县(都梁阁) 传统技艺●烹饪技艺 盱眙的烹饪技艺,不仅承载了历史文化信息,而且淮扬菜中有许多菜肴出自盱眙并留有历史典故。盱眙菜源于淮扬菜,但又不同于淮扬菜,它不仅吸纳了徽菜的元素,更重要的是历史上借“明皇故里”之缘,把皇帝宫廷菜肴的技艺也融合其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味。究其特点有五个方面:一是注重选料。取材全部源于本地,注重“鲜、活、嫩、绿”要素。二是讲究烹调。盱眙菜的烹调技艺可归纳为八个字,即:拌、炒、烩、烧、炖、烤、焖、卤,综合了其它菜肴的制作技能。三是重视营养。最大特点就是加工精细,讲究营养搭配,并注重菜肴的营养价值。四是追求风味。盱眙菜讲求原汁原味,追求色、香、味、形的统一,注意荤素搭配、干湿搭配、营养搭配。五是体现文化。部分传统特色菜肴都有历史文化渊源和传说典故。如“爆腌白鱼”源于明清贡品淮河白鱼的制作,“重八烧鹅”源于明太祖朱元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典故;“乾隆虎皮豆腐”源于乾隆皇帝巡游,路过淮河时吃过的一道民间家常菜肴。[17] ●手工技艺 盱眙的传统技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西部是水网地区,因而形成的传统技艺往往与地方特色产品有关,如利用芦苇编织席篓、席篮等各种手工产品;西南地区是山区,因而传统技艺多与山石树木有关,如金银首饰制作、制秤等;东部是平原地区,生产以稻麦为主,传统技艺大多与生产生活有关,如编笆斗、泥土瓮,用于装盛粮食。当然,这些带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传统技艺,随着社会进步,有些正在逐渐式微,甚至消亡。 盱眙还流转着面塑手艺,其作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其制作工具和使用材质简单,分布广,种类多,内涵丰富,浑厚夸张的造型表现出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百姓生活、信仰、文化的载体。[17] 旅游景点编辑 ●明祖陵 年9月28日在省旅游局公布的20家存在问题的景区,其中,淮安盱眙县明祖陵景区则被降级为国家3A级景区。 明祖陵位于盱眙县明祖陵镇境内,距县城西北15公里,是明朝 明祖陵(3张) 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父的实际墓葬,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年),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年),历时28年之久。清康熙十九年(公元年),黄河夺淮,与古泗州城一起毁于洪水。3年春旱时,首次露出水面,被当地人们称为“大墓头”。1年再次露出水面,被江苏省考古专家发现,确认是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年开始修复,2年对外开放,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顺利获批国家AAAA级景区。[20]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距盱眙县城约45公里,占地面积70.58平方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2张) 公里,其中61.58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的9平方公里的天泉湖,构成了极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那里繁衍生息着40多种野生动物、多种鸟类、多种高等植物、近种中草药,其中绝大多数为南北地域边缘物种。公园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苏北首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基地落户园中,其附属设施——盱眙铁山寺天文科普园于年7月30日对外开放。[20]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盱眙县黄花塘镇境内,距县城35公里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4张) ,是国家AAAA级景区。年1月初到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转入反攻的关键时期,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华中抗日大业,直到抗战胜利。军部纪念馆由旧址、旧居、陈列馆和园林等组成。陈列馆内存放着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文物,展示了华中抗战的峥嵘岁月,再现了革命前辈当年的战斗风采。[20] ●八仙台风景区 八仙台风景区位于盱眙县穆店乡西南部,距盱眙县城17公里,总 八仙台风景区(2张) 面积10.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3平方公里,是国家AA级风景区。相传八仙在人间云游时路过此山,看到此地山青水秀,森林茂密,环境幽雅,遂择此地作为他们修仙论道的居所,因此后人将此山起名为“八仙山”,八仙修炼的座台得名为“八仙台”。据考证,宋朝巾帼英雄穆桂英曾带兵驻扎此山,穆店由此得名。[20] ●都梁公园 都梁公园位于第一山风景名胜区的南部,是历届中国龙虾节的主会 3(2张) 场,园内新建成的中国龙虾节广场是中国最大的山地广场,都梁阁座落其里,中国龙虾节博物馆巧设其中,馆中收集了历届中国龙虾节代表性物件余件,展示了“中国十大节庆”、“中国十大美食类节庆”第一名的中国龙虾节的历程。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成为当地市民的休闲场所之一。[20] 名优特产编辑 ●龙虾 盱眙县盛产龙虾,有“龙虾之都”之称,盱眙龙虾的特征就是“三白”(腮白、肉白、底板白),龙虾晶莹剔透、 龙虾、板栗(3张) 呈半透明状,比较干净。截至年,盱眙年产龙虾6万吨、年交易量10万吨、交易额突破60亿元。[21] ●板栗 盱眙县水冲港丘陵山区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良种栗园栽培板栗亩,周边乡镇种植面积6万多亩。水冲港板栗曾荣获“江苏省名特优产品奖”。 著名人物编辑 陈婴: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起兵反秦,后与项梁、项羽会合,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怀王并受任上柱国、封五县;西汉时,追随项羽征战的武涉,受项羽指派劝韩信弃汉投楚,虽未果,但深得项羽赞赏;三国时,官至司徒、受封东阳侯的政治家陈矫,佐魏文帝登基,稳定政局;唐朝时,以骁勇而驰名的军事家刘金,破秦彦,败孙儒,屡立战功。[22] 朱元璋:少年家贫,曾入皇觉寺为僧,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投入郭子兴所部红巾军。至正十六年(年)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二十四年(4年)称吴王。后灭陈友谅、俘张士诚、降方国珍,平定南方,接着派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二十八年(年)正月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南京。八月,攻占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并对中央和地方各项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23] 李桂五:组织西高庙农民武装暴动,成立盱眙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中,爱国绅士王养吾,组织千名民练抗击日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炮兵英雄王工一,在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24] 主要荣誉编辑 级别 荣誉 国家级 中国旅游强县[25] 中国优秀旅游名县[26] 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27] 中国诗词之乡[28]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9]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30] 省级 省级文明城市[31]省级卫生县城[32] 省教育工作先进县[33] 词条图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