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湖畔人生—木匠薛师傅 作者:冬太静 镜头探访洪泽老手艺人 他17岁时拜师学艺,这几十年的时间他只驻足在这方寸圆木之上,凭借着良好的手艺将四个女儿培养成人,今年65岁的薛师傅有着非常不幸的童年,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6岁的时候母亲也病故了。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双亲,小时候他跟随着外婆一起生活,好不容易上了三年的学,因为家里太平穷了实在没钱在给他念书了,四年级就辍学了,那时候他才十二三岁,现在这个年纪的孩子就连上学放学都要家里人接送,但是那时候他已经开始跟着邻居的大人到工地里面给人家做工了,提提水啊、看看仓库等一些轻的活。 那个年代,木匠是个非常吃香的技术活,哪家盖个房子、结婚打个家具总是离不开木匠,那时候到了谁家干活,烟抽着、酒喝着、工钱拿着,一年四季也闲不下来,在别人的建议下他学了木匠。 当年薛师傅凭借着木匠手艺在当地生活水平还算是上等,但随着几个闺女的出生渐渐的感觉到生活上有压力了。于是,九十年代初,他带着老婆孩子全家迁到洪泽,并在东风桥附近租了间门面,开起了家具门市,自己打家具,也可以根据客户定制的款式加工,生意一直还不错。 那时家里的六口人,也只有薛师傅一个人赚钱,而且在洪泽还没有买房子,平时一家的生活很拮据,正当攒点钱打算在洪泽买房子的时候,年,三女儿在一次体检中被检查出心脏病,为了治疗好闺女的病,他几乎已经倾家荡产,各种医疗费一共花了十几万多,在十几年前这也不算个小数字。 女儿的病是治疗好了,但是家里面已经变得一贫如洗了,加之一直奔波着为女儿治病,门市上的生意无人打理,生意是一落千丈。 为了这个家、为了几个孩子,薛师傅选择了出去打工,未来的这几年他一直奔波在上海、苏州、南通等地过着辛苦的打工生活. 转眼几年过去了,孩子们也一个个都成家立业了,薛师傅年纪也老了,在几个孩子的劝说下他结束了打工的生涯,回到洪泽用这几年打工的钱买了一套房子,又开起了家具店,他本人加工,老伴看门市,但这次开的家具店与以前不同的是,他只打些桌子、板凳、和各种桶、盆类卖,他跟我说,现在没有负担了,大型家具也不想在做了,打一些小的东西自己很轻松。 在他不大的门市里面摆满了木料板材,桌子和板凳倒是没几个,但是却有很多种木桶木盆,他指着一个大木桶对我说,这是人家定制的洗澡桶,现在洪泽能打木桶的人已经不多了,主要是现在人洗澡已经很少用洗澡桶了,即使用也都买塑料的和不锈钢制成的而且便宜,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喜欢用木制桶、盆的,现在经常有人来定制的,最遗憾的是像我们这打木制桶的人找不到接班人,再过十年、二十年的在洪泽可能就没有了。 网友热评: 1、午夜雨飘零:东风路老粮站那里,桥边就是,现在老河道清淤可能要搬家了! 2、王梓妈咪:我老爸也是个木匠,会做木船,这种木桶我爸也会,16岁学手艺。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用木船,所以手艺也慢慢被时代淘汰。很能理解手艺人倾注一生心血的那种心情。时常回家和爸爸谈起当年他替别人做船时的往事,都历历在目。有时候会从眼神里看出爸爸遗憾的目光,我是个女孩,不然估计我爸爸会把手艺教给我。总之手工木匠手续繁多,现在人真的没人愿意去做。为他们那个年代的手艺人 3、萧老师:希望这样的手艺能有传承。别等到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就迟了。也祝愿薛师傅一家平安。 传播正能量 宣传身边感人故事 |